著黃觀的話,深表贊同。
歷史上不就是如此嗎,當朱棣駕崩,明朝就開始收縮,放棄安南,停止下西洋,等三楊死去,很快就來了個土木堡。
要不是于謙撐住了,大明朝沒準就提前崩潰了。
“柳大人,我思索許久,覺得要想真的強國,就必須整頓吏治。而整頓吏治不是殺幾個貪官那麼簡單。要讓官員變得能幹,要從下往上,徹徹底底改變整個官場。”
黃觀突然變得十分激動,“我現在一無所有,就連這條命都是撿的,我不在乎什麼。只不過我想把考核官員這件事給做好了。哪怕日後橫屍法場,我這套東西能夠沿用下去,我就死而無憾了。”
黃觀緊握著拳頭,盯著柳淳,他很清楚,考核官吏,實在是太得罪人了,以他的身份,很難承受住四面八方的壓力。
他不怕死了,但是卻不想出師未捷!
“柳大人,你會幫我嗎?”
黃觀的聲音沙啞,他放棄了六首的尊嚴,向柳淳求助,他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的資本去跟柳淳交換了。
柳淳突然一笑,“黃兄,其實我等你靠過來,不是一天兩天了。不是我幫你,也不是我庇護你。而是我們有共同的理想!”
“理想?”
“嗯!”柳淳點頭道:“我們都想天下變得更好,我們都願意為此付出努力,既然如此,我們就是並肩作戰的夥伴。”
“並肩作戰!夥伴!”黃觀念叨了一遍,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悅誠服,果然,誰的成功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柳淳能有今天的地位,實至名歸!
“柳……兄!”黃觀認真道:“就算一起作戰,也分將帥士卒,這一次黃某就是你的馬前卒!”
從柳府離開,黃觀的心情格外開朗,數年的陰霾一掃而光……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人才很多,可能放手施展拳腳的卻不多。
自己錯失了一次機會,如今老天垂憐,萬萬不能再錯了。
黃觀這傢伙能考中六元,本身才華之強,絕對是世上少有的。
他沉寂的這幾年,也沒有閒著。
首先黃觀發瘋一樣讀書,讀經史子集,想要從中尋找朱允炆失敗的答案,如果僅僅歸為天命,他是不服氣的。
可讀了所有的古書,黃觀都悲哀地發現,沒有找到真正的病症所在。
後來柳淳出了《國富論》,出了《論分配》,黃觀第一次從財富的角度,去審視一個國家,當他領悟到均田就是一種財富分配的時候,黃觀覺得自己豁然開朗了。
聖人早就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也是聖人的教誨,可為什麼沒有儒者身體力行呢,說道理,還是利益使然……弄懂了這一點,再看一切事情,就更明白了。為什麼反對科舉改革,還不是抱殘守缺嗎!
本身作為官員,就應該明白民間疾苦,知道百姓民生。高高在上計程車大夫習氣,如何能治理好國家!
我已經目睹了一個失敗的鮮活例子,斷然不能讓舊事重演。
黃觀燃起了千丈鬥志,他主動向朱棣請旨,在季度考察之前,他要對各個衙門進行普遍的排查,包括書吏在內,要看看這些辦事的人,從上到下,情況如何!
朱棣欣然同意,而且選擇了戶部、大理寺和國子監,一共三個衙門,進行考試檢查。
這一下子,大傢伙都知道天子不是開玩笑,不管是即將上考場的三個衙門,也包括其他衙門,全都把心懸了起來。
祈禱這次考試能順利透過,千萬別再出事了,不然可就是官不聊生了!
彷彿為了回應官員們的期待,第一場考試就出事了。
黃觀對大理寺進行考察,整理了考卷之後,他直接進宮,求見朱棣。
“陛下,臣針對常識和部門業務進行了考核。臣發現在常識部分,官員透過惡補,基本還算不錯。可是在法令的熟悉上面,大理寺的幾位主官都有所缺失,包括大理寺卿在內!相反,下面有幾個書吏表現很好,而且臣還發現了一件事。”
朱棣道:“什麼事?”
“大多數書吏故意放過題目,壓制成績……似乎是為了上官的面子!”
朱棣一聽,勃然大怒!
“弄虛作假!敢糊弄到朕的頭上了。”朱棣冷冷道:“去把所有大理寺的人招來,朕要親自考核。”
黃觀看準機會,急忙道:“陛下,官吏有別,許多書吏熟悉政務,但是礙於沒有功名,只能在一些大人的手下做事。縱然他們熟悉法令,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