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永徽年間,天下太平,故對此有些鬆動,而且功勳之後日益增多,這些王公貴族,鄉紳地主都開始兼併土地。
可是話說回來,自古以來皆是如此,一旦國家安定繁榮,這些王公貴族,鄉紳地主就會開始兼併土地,因為他們手中握有大量的錢財,而且子孫越來越多,只有兼併土地。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百姓的承受力過於脆弱,一旦有個風吹雨打,只能賣土地,先度過難關,為了生計又只能淪為佃農,朝廷應當重視這事。”
李治皺了皺眉,他心裡其實也明白,因為開國功勳本就是一些人,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個個都是兒孫滿堂,那麼對於土地的需求自然也是日益增大,其實朝廷都賞了他們這些功勳之後不少土地,但還是遠遠不夠,這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事,指著邊上的凳子道:“你坐吧!”
“多謝陛下!”
韓藝坐了下來。
李治又道:“你繼續說下去。”
“遵命!”
韓藝又道:“兼併土地有三害,其一,傷及陛下的利益,他們手中握有大量的土地,但是土地不會變多,到以後陛下的封賞會越來越艱難,遲早會面臨無地可封的局面,但封賞功臣田地,那是朝廷的制度,甚至可以說是陛下給予臣子的承諾,到那時候,又該怎麼辦?陛下要居安思危,不能等問題出現之後,再去想著如何解決。
其二,傷及百姓利益,均田制本是還百姓自由身,讓百姓都有地可耕種,從而使得國家安定下來,這也是我大唐能夠富強的根本原因所在。可是他們大肆兼併土地,導致百姓最終又淪為他們剝奪的物件,倘若風調雨順,這些佃農倒還能夠勉強活下去,可一旦有個什麼災難的,百姓不但要面臨災難帶來的傷害,還得面臨地主的剝削,朝廷的稅收,在這三重打擊下,佃農的日子只會越來越苦,甚至於引發暴亂。
其三,傷及國家的利益,歷朝歷代的動亂,皆是從農夫和地主的階級矛盾開始的,這也是均田制出現的原因,如果仍由他們這麼下去,朝廷無所作為的話,歷史必將會重演。其實說到底,他們剝奪的不僅僅是百姓的利益,更是國家和陛下的利益。”
君主、國家、百姓。基於這三點,那麼總結起來,就是百害而無一利。
李治沉默良久,突然嘆了口氣,道:“你說得這些,朕何嘗又不知道,尤其是這一次封賞過後,朕才知道原來關中地區已無多少土地可封賞。”說到這裡,他面露慍色,道:“還有那些功勳之後,仗著祖蔭,飛揚跋扈,目中無人,動不動就拿自己父親立下的功勞來跟朕說事。那是他們的父親立下的功勞,可不是他們,朝廷也給足了他們好處,可是他們還不滿意。你這才弄走他們幾個佃農,他們就吵到朕面前來,可是朕求他們做些什麼事,他就裝傻充嫩,真是豈有此理。”
其實宇文僧尼他們鬧這一出,讓李治感到非常不爽,他如今就是要清除這些老臣子,組建以李治為中心的內閣,你動不動就那你父親說事,你父親是效忠我父親的,韓藝是效忠我的,憑什麼我的功勳就要對我父親的功勳的後代讓步,說到底那些人還是在拿李世民在壓李治。
李治現在最恨的就是這一點。
看來他也憋得夠辛苦的。韓藝道:“陛下,如今才剛剛開始,還看不出什麼來,但是若放任不管,那麼這個隱患遲早會釀成大患,陛下應該及早做以防範。”
李治皺眉道:“這該如何防範?”
韓藝道:“防範土地兼併,如同防範洪水一樣,不能等到洪水來了之後,才去制止,那肯定是制止不了了。土地兼併的關鍵在於百姓的生存能力脆弱,因為目前我大唐百姓的生存手段非常單一,就是務農,百姓失去土地,就不知道該怎麼生存,因此才會淪為佃農。如果說還有其他的辦法,他們就不會甘願淪為佃農,被地主剝削。反過來說,當有一股力量開始跟地主競爭時,百姓自身的價值就會提高。
就拿這件事來說,我花了兩百文的代價,將那些地主在長安縣的佃農全部給弄到鳳飛樓來了,那麼就沒有人幫他們耕地了,那地放在那裡,也就是荒廢,就是浪費,他們就必須計算出,這空置一年會虧多少錢,如果我花錢請人來耕地,是賺是賠,如果是賺,又得考慮花多少錢,可以保證我的佃農不會被商人給挖走,並且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那些地主有恃無恐,反正你們不做佃農就會餓死,那他們當然可以儘可能的剝削佃農。”
李治聽得稍稍點頭。
韓藝又道:“不知陛下可有聽過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