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看,雖然女兒被大齊的太子趕回來,卻是餘情未了,還有三分的情誼啊!
就在這時,身穿波國王女禮服的姜秀潤聽召入王庭。
許多臣子久未見這位王女了。如今一看,昔日的少女氣息似乎消退不少,不知為何,美豔動人的眉眼間,竟然有了幾分不輸鬚眉的氣度,只信步閒庭般,挺直著纖細的腰桿,落落大方地在波王的面前叩首行禮。
當她示意身旁的侍女將太子的絹書呈遞上來時,國君姜立刻激動地看了起來。
天佑大齊,竟然有這等親善的國儲,竟是對波國的困頓瞭如指掌,寬慰著他不必心急戎國之憂,戎國若敢出兵,必叫彈丸小國灰飛煙滅。只是王女秀潤平日裡不甚懂事,還需老波王多多擔待,代他照拂些時日,不可怠慢之……
姜秀潤施禮後,立在一旁,看著父王漸漸飛揚的神色,暗鬆了一口氣——看來府宅裡那幾個刻廢了的蘿蔔章沒有白費,而她模仿鳳離梧的字型也是惟妙惟肖。父王被酒色迷魂的眼兒,哪裡會看出破綻?
詔書自然是假的,可是冬日已至,書信不再暢通,就算父王想著回信溜鬚拍馬也需要些時日。
而這幾個月的緩衝,對於她和姬無疆來說足矣。
只是對不起太子殿下,倒是讓他在父王面前折損了男兒的顏面,好像是對她藕斷絲連一般。
第130章 第 130 章
波王拿了齊朝太子的“書信”; 整個人陡然變得意氣風發,說起話來; 更是底氣十足。
既然大齊殿下讓他照拂著下堂的女兒,若貿然嫁出去,豈不是不給太子面子?當下與戎國和親的事情就此作罷,倒是拿出了幾分慈父的熱度,去寬言告誡姜秀潤好生休養一類的; 更是將意欲反對的申華罵得狗血噴頭。
姜秀潤若是無事時; 並不願多看自己的父親,只鞠禮之後; 便起身下朝去了。
不過那日在公子府上,她以兄長的名義邀約了王庭中數位重臣到府上參加酒宴。酒宴豐盛; 姜之話語不多; 多數是姜秀潤在講。
初時有人不以為然,覺得這女人實在是有些招搖,可是姬無疆和幾位老臣卻是對她畢恭畢敬,讓人費解。
而且細聞大王女之言,其實是侃侃而談; 言之有物; 裡面有不少治國賢方,就是尋常須眉男兒也不見得能想出來; 尤其是在波國的荒地改造; 擴大增產上又提了不少的良策。
只是世間女子多是被輕忽怠慢的; 在席上眾人看在姬無疆和老臣的面子上; 勉強給姜秀潤也留了三分顏面。
可是一出宅門便有人高聲抱怨道:“一個女子,卻如此不知收斂,張嘴便是朝政之事,公子姜身為兄長為何不申斥姜姬?”
這時,有詳知內情的老臣冷哼一聲開口道:“難道李卿你有比大王女更高明的見解?若是有,為何方才不講出來辯駁王女,出了門嘰嘰歪歪,豈不是更像女子?”
那位姓李的大臣被搶白得惱了起來,正要張嘴辯駁,姬無疆卻開口道:“不知諸位可知在大齊為農司主司的姜禾潤?”
他這一問,大家都不說話了。齊朝雖遠,卻是□□所在。波國不禁官員經商,諸位官員的名下都有店鋪夥計往來齊朝。
這位憑空冒出的波國質子自然是叫群臣納悶不易,暗暗想著波王是從那找回的私養的公子給送到了齊朝。
可是波王似乎對此諱莫如深,甚至不許群臣妄議。
如今聽姬無疆突然提及,自然好奇萬分。
姬無疆微笑著道:“諸位覺得這位拜在沐風先生門下,與太子為幕僚主持農司的公子如何?”
眾人都聽聞過墨池書會上,這位憑空冒出的波國公子的風采,卻不知姬無疆為何突然問起。
李卿被搶白了一番,正憋著氣兒,聞言氣哼哼地回道:“那位公子小姜自然是文采斐然,乃人中龍鳳……可是這與王女姜姬有何干系,難不成,他是我們這位自不量力的王女不成?”
此話一處,有人輕笑,可是姬無疆與幾位老臣的面上卻是波瀾不興,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既沒有反駁,也沒有承認。
頓時有人心下琢磨,這“秀潤”與“禾潤”只有半字只差,就算那位公子小姜真是波王的兒子,也不該跟從王女的名字。
加之方才李卿說出那話後,姬無疆的表現,都不能不叫人狐疑這李卿是一語中的,說透了隱情。
如此一來,再聯想方才姜姬之言,真是句句珠璣,絕非尋常宮中女子能說出來的見地。只是大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