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問最後結果嗎?
經常看見描寫古代的書籍寫道戰爭場面的“箭矢橫飛”,我國古代把竹製的叫做箭,而木頭的叫做“矢”,所以張凡虎的魚叉箭叫做“魚叉矢”更為恰當。如果有人說我國古代人懂得“空氣動力學”,有幾人會相信這種應用在飛機和高階汽車上的學問會出現在我國古代的箭桿製造上?
但是,我國古代人們在數千年的摸索中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人們眼看一支箭第一印象肯定是直、光滑,但是箭桿或矢幹卻不是這樣的:好的箭桿是波浪形的,從箭頭到箭尾先是粗,然後是細,再是粗,這樣迴圈三次最後才是一支好箭的外形。經過這樣製作的箭桿飛行更為平穩,也更遠。
能把箭都做到細緻到這種程度,所以製造一支箭也要數十道工序也就不足為奇了,從這也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與聰明,作為有悠久歷史的華夏人也應該感到驕傲。
箭尾的箭羽最好的是鵰翎羽,也就是它的翅膀上的粗大羽毛,然後是鷹羽,最後是雁羽。非洲大草原上雖然雕的數量也不少,但是要找到能做箭羽的雕羽也有一定難度,最主要是張凡虎沒有時間去尋找。如果問一人知道非洲的什麼鳥,大多數人肯定都會說令人有些噁心的禿鷲,因為它們吃腐肉。這種數量眾多的猛禽翎羽也不錯,張凡虎很容易就找到了滿意的翎羽做成了穩定保持方向的箭羽。
張凡虎的每支魚叉的杆部、尾部都是花大精力按箭的特點來設計製造的,所以準確度很好,殺傷力也很大,但是卻不能瞬間斃命,如果在岸上沒有什麼,但是獵物在海里就大不一樣了,很有可能會功虧一簣,所以張凡虎早就準備好了這麼一手暗棋:對大魚,用箭魚叉殺死,用大魚叉固定捕獲。
有了這霸王弓在手,任何靠近張凡虎五十米,重量在兩公斤以上、二十公斤以下的原來的獵食魚都將被張凡虎獵捕。
(對軍事、冷兵器、體育方面感興趣的書友可以嘗試製作,但是還是得注意威力問題,好弓箭是大殺器,平時娛樂玩玩就行了,不要弄得太“觸目驚心”,嘿嘿。我計劃在暑假裡製作一個,當然材料很難集齊,所以做個簡單的。另外現在《史前十萬年》每天的點選量都在一千左右了,老歌得到很大的鼓舞,但是推薦票、收藏長得很慢啊,多多支援下吧,老歌不是經常麻煩大家的)
第四十六章:意外?衝突?
十秒鐘!從張凡虎撒下那張劃時代意義的魚網之後,雖然他和族人們一起做了很多事,看似過了很久一樣,但其實一共只過了十秒鐘而已!其中在張凡虎撒下漁網之後的三秒鐘之內族人們撒下網,之後兩秒時間漁網迅速下沉之後張凡虎回頭大喊了一聲“拉”,與此同時做了讓族人們拉的早就約好的手勢。
張凡虎做了這個手勢之後就在也沒有回頭——其實也只有那幾秒種沒有回頭,因為他看見了那條離他三十米外的魚,然後就是迅速地射殺,剛要拉回繩子又看見了那條巨大的鬼頭刀魚,就這樣在數秒之中就射殺了近三十公斤重的魚,這是什麼概念。
於是張凡虎控制著力度拉回了兩條還在掙扎的大魚,而族人們在最初的驚訝之後也各自拉著漁網粗繩。十餘分鐘之後,上噸的沙丁魚群及少量的其餘魚種被堆積在椰樹林下,而張凡虎腳下的礁石上又多了六條數公斤重的大魚。
看著張凡虎以弓箭為主、魚叉為輔地快速有效地捕魚,其餘族人們尤其是幾個與張凡虎一起捕魚的獵手或者現在可以說是漁民可就不安靜地捕魚了。智速看見族人們把漁網中的沙丁魚全清理出來之後,向著他們手舞足蹈地吼了幾句什麼,然後就見留守一個岸邊最強壯的族人,也就是那個中眼鏡蛇毒的族人在漁網繩頭拴了塊拳頭大的礁石碎塊,右手抓在石塊上一米處掄動著繩子,當爸石塊掄得呼呼響時,右手一鬆,石塊就帶著拴在其上的繩子向著智速飛去。
張凡虎幾人身處的礁石距海岸有四五十米遠,凹凸不平的礁石表面積也只有數平方米,所以要把石塊準確地扔在上面是很困難的。不知是那位族人很聰明還是聰明的智速叫他做的,因為剛剛在距礁石兩米之外繩子的部位還拴了一塊,不過這不是礁石而是一截幹樹枝。就像釣魚線一樣:長繩做釣魚線、石塊做魚餌、樹枝做浮標。雖然現在石塊沒有落在礁石上,它已沉入距礁石兩米外的海底,但是那截樹枝卻帶著一截繩子漂浮在海面上,智速用帶繩子的魚叉很容易地就撈回了繩子,最後那張漁網在離開他手中快二十分鐘後重新回到了他手中。
精明的智速靠魚叉的收穫都不大,其餘族人們還會好嗎?所以看見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