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萬也能勉強試下!”
張昭沉默良久,終於開口說道:“按泰州的情況,只要有五百萬人口,大漢帝國的實力提高三成決計不是什麼問題!”
他以前開會和劉協頂的最多,那是他站在治略府的角度,很多時候要顧慮治略府的困難,如今成了督政院總祭,凡事都要從皇上和御府的角度出發,但他也深知治略府的困難,財稅雖豐,每年財稅都按一成的速度再快速增加,但是各地花費也巨大,學者、工匠和侯爵的年俸,各地工程建設,朝廷各機構的費用,最煩人的就是軍費這個老大難問題,高起來沒有個頂,所以很多時候,他儘量也是不說話,省得自己的接任者和荀彧難堪。
劉協笑道:“都放心吧,朕說了有辦法就一定有辦法。”
復又說道:“統帥府要把預算提得仔細點,泰州和瀛州不同,泰州現在那裡本地土著的人口可不是一百萬,軍機院現在還在加緊勘查,就目前勘查過的地段已經超過兩百萬人口,而且那裡都是炎熱之地,和交州的地形很接近,到處都是叢林和山地、河流,作戰起來很困難,所以要把難度設想的大一些,各個方面都要考慮清楚,治略府也要盡力配合,糧草和軍費上務必要滿足!”
他這話一說完,荀彧、蔣琬和胡昭都紛紛點頭。諸人心中都很清楚泰州的重要性,這可是幾乎相當於荊州、揚州兩個大州的地域,而且地理和氣候環境那也是沒有什麼可以挑剔,雖然熱了些,但糧食產量只會高不會低,若是得到泰州,大漢帝國國力的提高絕對不止三成。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七章 帝國之夢
華夏十四年夏的時節,劉協終於領著御府和治略府完成對北方經濟的規劃工作,御府針對此次規劃下發的各地治策也得到了中央治略府的大力支援。
不久之後,馬克西米努斯前來道別,他希望回到羅馬,為結束羅馬亂世貢獻自己的力量。(第六章開頭的華夏十三年春錯了,是十四年春)
劉協知道自己沒有理由挽留,馬克西米努斯是一名卓越的將領,在大漢襄陽軍院的幾年學習中,使他更加成熟,如果現在放他回到羅馬,以他的能力和在羅馬帝國本身的號召力,完全可以和歷史上一樣,成為帝國戰亂的結束者之一。
劉協正要說話,馬克西米努斯補充道:“羅馬的學者都願意留在大漢帝國和富有知識的城市——襄陽城,但我計程車兵會和我們一起回去,雖然只有一百三十位軍士,但我們會為了結束羅馬的紛亂而奉獻我們的生命!”
劉協坐在大殿至高的龍椅之上,看了看謙卑的馬克西米努斯,微微頷首道:“朕並不是不讓你離開,只是安息帝國目前的態度還不明確,恐你們在半路上遭到追殺。”
馬克西米努斯低著頭思索,他的內心中正在激烈的爭鬥著,回羅馬的話,也許半路上就會安息帝國的騎兵追殺而忙,可不回羅馬的話,他也坐立不安。
就在兩個人都很無奈的時候,陳群進入大殿,稟告道:“西域八百里加急文書!”
劉協開啟用朱漆密封竹筒,自其中取出文書。輕輕攤開細看。文書是荀攸從西金城發過來的,由於過於重要,並沒有採取飛鴿,而是用傳統的八百里加急方式。透過驛站傳過來。
文書大概的意思是安息帝國新王阿爾達班五世繼位,已經釋放了常紀和購馬團隊,允許大漢從安息帝國購買馬匹。希望和大漢保持和平,並額外支援了五千匹大宛純種良馬和五千匹最優良的土耳其馬,條件是向安息帝國交出羅馬使團。
劉協冷笑一聲,將文書交給陳群,問道:“長文以為該如何處置啊?”
陳群看完文書後,答道:“安息帝國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優厚,然我大漢既然已經和羅馬帝國締結初步的同盟協議,就不能為了這種蠅頭小利而不顧大義!”
劉協讓馬克西米努斯也看一遍文書,笑道:“這可不是蠅頭小利,若是我們派兵去討伐。得到這一萬匹寶馬,可能是上百億的軍費啊,所以朕打算接受安息帝國的條件!”
馬克西米努斯驟然吃驚。忍不住後退一步,昂首道:“我真是無法想象,尊敬的大漢帝國皇帝竟然如此短視,為這些馬而不顧長遠地帝國利益!”
劉協大笑數聲,道:“朕自然首先考慮長遠的利益。但這次短期利益,朕也要得到!”復與陳群道:“給阿爾達班五世回函,告訴他,羅馬使團因為仰慕大漢帝國和繁華,已經歸順大漢帝國。成為朕的子民,並不打算迴歸羅馬,不過使團團長的頭顱,朕可以送給他們,讓他們把答應得馬匹送過來,否則朕就親自去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