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星際歷15210年3月上旬,恩斯特母星畢達斯外空間三百萬公里處,三面光屏倏忽出現,三個大型奇點跳躍通道毫無徵兆地同時開啟,‘雙頭蛇計劃’自此正式開始。
北方磐石軍區三隻滿編艦隊分別從跳躍通道魚貫而出,參加此次畢達斯戰役的艦隊包括第七、第十、第十一艦隊,他們的任務是擊垮畢達斯星恩斯特人的太空防禦力量,為後續地面部隊投放提供保障。
為了保證太空艦隊的持續戰鬥力,由軍需部支援組成了一支包括各型維修艦、補給艦的特混艦隊,總艦數在數百艘。凌坷所在的天使之手第二聯隊,也配置到了這裡,不過他們的傳送佇列在最後面。
畢達斯星域中心是一顆橙黃色的中年恆星,該恆星的壽命已經度過了七十億年,在倫斯星團裡面屬於最早一批演化出來的星系。
恩斯特族自稱具有四萬年以上的文明發展史,不過聯邦方面對這種說法不屑一顧,整個倫斯星團裡面,最早的文明種族不過是三萬年的歷史,而恩斯特長出一萬年的發展時間,也未見科技文明有多強大,不過跟聯邦三族在仲伯之間,難道多出來的一萬年時間恩斯特人都在蠻荒狀態下徘徊,一點長進沒有?
文明的演化史其實就是各種族的奮鬥史,無論一個種族過去多麼輝煌,一旦被其他種族超越,就再也沒有驕傲的資本,如果被他族攻入主星,就更是一種屈辱的標誌。
恩斯特人在畢達斯星外層空間擁有兩座中型太空站,幾百座太空武器平臺,以及戰艦數量超過兩千的一支加強主力艦隊。
這次聯邦方面首次投入戰艦數量已經接近四千,根據軍區參謀部的計算,雙方的戰力對比接近1:1。75,聯邦方面佔有絕對優勢。
從開始傳送後經過1小時35分鐘,聯邦三支艦隊已經傳送過半的軍力,部分後勤艦隻在跳躍點附近開始搭建修理船塢,這種簡易結構的船塢可以加快受損艦隻的修理速度,是聯邦在激烈的艦隊對戰中優先建造的附屬設施。
畢達斯星方面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艦隊的侵入,三百萬公里的距離如果用恩斯特人最快的護衛艦奔襲,應該可以在兩個小時內趕到,但恩斯特人根本沒打算這樣做,同時開通的三條奇點通道,意味著至少每分鐘四至六艘重型艦傳送速度,兩個小時以後已經能夠積攢起來一支整編艦隊的火力,派再多的輕型艦過去也是送死。
雙方交戰多年,對於彼此的戰術已經相當熟悉,恩斯特人自己也不相信聯邦方會犯低階的戰術錯誤。
由於這次聯邦方進攻的突然性,畢達斯星的外空防禦基地未能預先準備,恩斯特太空軍方面已經進入緊急狀態,戰爭設施全速開動,休假人員被勒令立刻歸隊,希望能在聯邦艦隊進攻前,儘可能地恢復的戰鬥力。
兩小時十四分,聯邦太空艦隊最後一艘戰艦傳送完畢,三隻艦隊開始向畢達斯移動,各級戰艦在航行中校正隊形,在整理隊形的同時逐漸加速,五分鐘後,艦隊達到整編隊形下的最高航速,與此同時,恩斯特人的艦隊也已經陸續從太空船塢中起飛。
負責此次畢達斯戰役的聯邦太空艦隊長官,是第十艦隊的艦隊長官伊斯特伍德少將,少將是太空艦隊中為數不多的芝華達族高階將領,以敏銳的戰場嗅覺和精準的陣形運用著稱。
第十艦隊的期間指揮室中,伍德少將沉默地站在一處舷窗前,舷窗的外部保護裝甲被全部開啟,從視窗可以直接看到恩斯特人的主星。
少將體型瘦長,面色白皙,藍色的眼睛配合精心修剪的髮型,使他更像一名學者而不是將軍,此刻他正專注地看著恩斯特人的母星畢達斯,眉宇間憂喜難明,仿若雕像一般久久佇立。
伍德少將年紀剛過四十歲,正是聯邦太空艦隊少壯派的代表,更加難得是為人低調謙和,能同另外兩支艦隊長官和睦相處,這才被委任此次畢達斯戰役的最高指揮。
倫斯聯邦自從對恩斯特族宣戰,歷經兩百多年的打打停停,先後在畢達斯星域交戰過幾十次,雙方互有勝負。聯邦陸軍共有六次大規模著陸地表,試圖佔領畢達斯行星,不過全部羽殺而歸,最有希望的一次戰爭曾經佔領過近半的地表面積。
畢達斯行星地表面積過於龐大,即使聯邦的雄厚實力在戰役中後期也感到吃力,戰線的延長令本來就兵力欠缺的陸軍更加窘迫。
這幾場佔領行動開始階段都非常順利,各地面集團軍一路高歌猛進,隨著佔領區域的增加,兵力開始不足,於是由全線進攻變為重點進攻,再後來恩斯特人透過幾次反擊,成功地把戰鬥變成了拉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