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牛津大學學成歸來,剛進耶魯法學院,可他的模樣與其說有羅德學者般的氣質,不如說更像維京大盜。他體型高大,長相在紅棕色鬍鬚與一頭捲曲濃密的頭髮的襯托下還算英俊,每個毛孔中都散發出活力。”克林頓的回憶中也總是不斷閃現出那個穿法蘭絨上衣的金髮女子,但他們之間的交往又絕不單單與外表有關。
後來有人問起希拉里:是克林頓的什麼吸引了她,她回答說:“是他不害怕我。”
這無疑是個十分有趣但又真實準確的答案,它至少說出了兩人之間的“勢均力敵”。
他們兩人都是早就出名的傑出人才。由於希拉里在深受歡迎的《校園天地》電視節目問答比賽中曾代表韋爾斯利學院參賽而多次獲獎,因此她進耶魯大學時已有點名聲。再加上她在韋爾斯利學院畢業典禮上發表的講話受到人們的注意,並且照片被刊登在《生活》雜誌一事,更使她的名聲廣為傳揚。希拉里在耶魯大學學習的第一學年結束時,已多少成了耶魯大學校園的一個知名人物了。
1970年4月,因黑豹黨領導人博比·西爾及另外七名成員因謀殺罪在紐黑文受審,數千名憤怒的示威者紛紛擁入紐黑文,校園內外到處可以見到示威活動。耶魯大學裡的示威者準備在5月1日舉行聲援黑豹黨的大規模集會。4月30日,尼克松總統宣佈將出兵柬埔寨,延伸越戰戰線。這使5月1日的集會比預期的更大。
當時有成千上萬的抗議者進城支援黑豹黨人。不久前,國際法圖書館發生了一場大火。許多人認為,這是有人放火,以懲罰法學院院長路易斯·波拉克,因為他對支援黑豹黨之事避而不談。耶魯大學跟全國各個城市一樣四面楚歌,籠罩在緊張和潛在危險的氣氛之中。
耶魯大學校長布魯斯特起了煽風點火的作用,他聲稱對黑人革命者能否在全國任何地方受到公正審判抱懷疑態度。在全校教工的支援下,他曾投票決定要“支援”這一罷課浪潮。
在1970年春季舉行的那次集會,吸引了學生團體中的絕大多數人參加。這對紐黑文來說是個不祥的時刻,對耶魯大學法學院來說也是一個不祥的時刻。在鬧市區,在該校鄰近的街道上,店主們因擔心搶劫和暴亂,用木板封閉了窗戶。“看起來事情要糟了。”法學院院長路易斯·波拉克說。可是布魯斯特表現出非凡的高見:“那麼,我們該做的就是開放宿舍,讓那些學生有地方吃飯。”這種態度多少使這次革命行動冷了下來。
校長的安撫使憤怒的學生逐漸安靜下來,當然,集會的平安解散也有希拉里的調解之功,她就是在這次群眾性集會之後,贏得了一名熟練的講解人的聲望的。
那時,希拉里身穿藍色牛仔褲,蹺著腿坐在講課大廳的講臺上,她的周圍都是高年級的學生。
每當一名男生或女生講話時,希拉里都專心注視。接著,她像一名翻譯那樣,把被扭曲的法律術語譯成富有同情心的英語。她理解他們憤怒的語言,去除其中的粗話和修辭,把他們的講話重新表達給大家聽,她慢慢地引導群眾考慮解決的辦法,即允許法學院繼續運轉,也讓它以建設性的方式對付校外正在發生的問題。
此後,她便被任命為同院長波拉克打交道的學生髮言人,並繼續在學生與學院行政當局之間起溝通作用。
5月4日,國民警衛隊向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的反戰示威群眾開槍,打死2名示威者和2名旁觀者,打傷11人。全國學生聯合會發出彈劾尼克松的號召,幾天內,成千上萬的學生抵達華盛頓,要求聽取他們的呼聲。5月7日,希拉里參加華盛頓特區“婦女選民聯盟”15週年慶祝宴會並在會上講話。
這次講話所以引人注目,不僅由於它是針對大家直接關心的問題作出的激烈反應———她要求聽眾“幫助制止”伴隨她長大的“一系列的違背諾言的行為”———戰線延長到柬埔寨,肯特大學的開槍事件等。而且,希拉里還在這次大會上結識了對她一生有重大影響的瑪麗安·賴特·埃德爾曼。希拉里曾經說過:“瑪麗安對幫助兒童有極大的熱情,她和我有許多共同的準則。遇到她這樣的人,是我一生中的一個轉折點。”
透過這些介紹,也就不難理解克林頓為什麼會對希拉里產生膽怯心理了,而希拉里選擇克林頓的理由是“他不怕我”更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個從牛津大學來的羅德學者身邊一直不乏女生的簇擁,他為何偏偏對希拉里情有獨鍾呢?一開始可不是這樣的。他也曾經和他的一些朋友一樣同幾個女子約會,但他全都沒有予以認真的對待。雖然,人們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