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分群,要他分群,可以拿掉蜂王,據說野蜂會自然產生新蜂王,然後再將蜂王放到附近另一個蜂箱裡,野蜂就會自然分成兩群。

不過,我可不敢冒這個險,要是將蜂王拿掉,野蜂都飛走了怎麼辦?還是保險一點。

於是帶了一批族人,由那個倒黴孩子帶路,來到野蜂巢穴所在地。

原來這是一處上方凸出的巖壁,離地大約兩米高,上面雨水淋不著,下面一般野獸也夠不著,倒是很好的地方。

看看周邊,都是雜木林,有些樹正在開花,我也叫不上名字,所謂雜花生樹,一些林間空地上。也長滿了草,也有開花的,這倒是一個很理想的蜜源地。

按照他們的辦法,在蜂巢下點起一個大火堆,然後壓上潮溼的樹枝,濃煙升騰了起來,將野蜂巢內的野蜂都燻走,大部分野蜂聽話的離開了巢穴,在周邊嗡嗡的四處亂飛,幸好我們有煙保護,沒事,就是眼睛有點受不了,直流淚,但是為了蜂蜜,我忍了!

那些不肯走的傢伙都燻死或者燻昏了過去,噼裡啪啦掉了一地。

用鑿子將巖壁上的石蜜帶蜂巢都鑿了下來,然後將蜂巢與蜂蛹還有胖乎乎的蜂王從大半石蜜上分開,小心放入蜂箱,再將蜂箱用木橛子打入巖縫固定在巖壁上。

我還特地分出一部分蜂蛹,放到另外兩個蜂箱裡。

做完這事,就大功告成了, 我們熄滅火堆,靜靜地退到一邊看動靜。

這下野蜂亂了群,原來的巢穴不見了,原地多出好幾個怪模怪樣的東西,不過貌似上面有洞,進去看看,於是沒頭蒼蠅一般,飛進飛出。大概是有野蜂發現了蜂王,激動地奔走相告吧,好一陣子,那群野蜂才慢慢的聚集到中間的那個,有蜂王,石蜜也最多的蜂箱中去了,但是也有少數圍著另外兩個有蜂蛹的蜂箱轉,沒有蜂蛹與石蜜的蜂箱就冷清了,偶爾有野蜂鑽進去,也很快就離開。

看來成了!野蜂畢竟不是人類,智商沒有那麼高,我將它們的巢穴換了一個地方,它們也只能逆來順受,乖乖聽話。原來的蜂巢已經在蜂箱裡面了,它們還能到哪裡去?

這個地方蜜源不錯,就暫時不要挪動了,反正附近也沒有別的部族,很安全,過幾天再來看看。

於是叮囑族人最近不要去打擾野蜂,就帶著大家與戰利品凱旋而歸。

……

我當然沒有功夫在這裡等待野蜂馴化的結果,就先去了別的駐地。

總的來說,各駐地的情況讓我都很滿意,原始人沒有什麼花花腸子。空下來就是幹活,在長期的飢餓環境下,他們就像一群螞蟻或者蜜蜂一般忙忙碌碌辛勤勞作,不然,可能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的命運,即使現在情況大不相同了,這個習慣還是沒有改變。

幾乎所有的駐地都發展了養殖業,主要還是捕捉來的一些活野獸,包括小獸與用陷阱捕獲的成年野獸。

甚至,還有人抓獲了幾頭成年狼。

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些狼狗,但是數量還是太少。繁殖需要時間,所以,希望這些狼可以為我帶來驚喜。

除此之外,就是鴿子,已經捕獲一些,不過,這年頭,野生鴿不可能大規模聚集,所以信鴿部隊成型還有待於時日。

不過遺憾的是,除了新發現一些草藥,比如消炎的黃芩,大補元氣的黃芪,可食用又可藥用的葛根等以外,沒有發現激動人心的礦藏與動植物,比如野馬——我還不知道古代南方有沒有野馬,估計基本是夢想——或者麥子等。

不過可種植植物多總是好事,這些基地從此有了一個新的任務,就是移植這些藥用或者食用植物。

轉了十幾天,各個定居點都跑到了,那些族人計程車氣也都被鼓得高高的,將一些可疑的石頭送去冶煉後,我帶著眾人回到刺蝟族駐地。

第一時間就去看野蜂,我驚喜地發現,除了那個帶有野蜂巢主體的蜂箱聚集了大群野蜂外,旁邊的一個有部分蜂蛹的蜂箱也聚集了一群蜜蜂,另外一個有少量蜂蛹的蜂箱則似乎已經被遺棄,這樣的結果已經很好了。

不過,貌似情況有些不妙,因為這些野蜂相互之間在爭鬥。

野蜂與家蜜蜂一樣,是會分群的,當一個蜂群出現兩個以上的蜂王時,通常新產生的蜂王會出走,並帶走一部分蜜蜂,一般情況下,就像夫妻協議離婚,好合好散。

估計這個蜂箱中的蜂蛹因為沒有蜂王而自動產生,吸引過來了一部分蜜蜂。

不過。蜜蜂分群后,居住在不同的蜂箱中可以相安無事,但是野蜂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