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的法子,就是在冶煉銅的過程中,將廢渣澆入城牆中,這樣築成的城牆就是俗稱的銅牆鐵壁,堅不可摧。
當然,現在銅還沒有開煉,城牆還要很久才能完工,不過反正不急,現在山谷裡面還沒有威脅。慢慢來好了。
這裡只是粗銅的冶煉,精加工還是放到駐地,所以,煉出來的粗銅都要倒入模子,製成銅錠,運回駐地去。
有了銅,意味著龍族文明又朝前邁進了一大步,雖然周邊還有狼族虎族這樣的強敵,但是他們的發展速度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我們的,所以,只要我們暫時穩住狼族。就可以保證迅速安全的發展。
………
得到了銅,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量鑄造土槍土炮。
現在周邊敵人太強大,所以,我要儘快提升龍族的實力,有了實力,才能自保,能發展,否則一切都是空話。
這土槍土炮最好的製作材料當然還是鐵,現在用的的土槍土炮都是鐵製的,但是土槍土炮尤其是土炮耗鐵量太大,我們現在還沒有煤炭,冶煉速度慢,實在用不起,還不如將有限的鐵製成鐮刀鋤頭各種刀具與其他小型用品,大大提高族人的勞動生產率合算。
因為銅尤其是黃銅的耐磨性實在太差,用來製作土槍土炮損耗率高,不過我不在乎,大不了回爐重鑄,反正土槍土炮發射頻率很低,一次兩次戰鬥足以應付。
再加上一次性的竹製火槍炮,火藥箭與手榴彈,龍族軍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很可觀了,就算面對十倍以上敵人也無所畏懼。
做好模子,一口氣澆注了十杆火槍,三門火炮,將現成的銅錠幾乎全部用完,這才罷休。
銅火炮比鐵炮有一個優點是,銅比生鐵展延性更好,所以更不容易炸膛,因此炮腔更大,可以裝更多的火藥,威力更大,缺點自然是用不長就要回爐。
接下來有點發愁。
這土炮製成了,如何運輸?難道每次打仗都要人抬著?
當然,也可以用牛運,不過牛很容易驚嚇的,當然不可能在牛背上直接發射。那樣就變土坦克了,再說,一頭牛也運不了多少。
所以,我想了半天,還是決定用牛車。
車身是非常簡單的,兩輪的,就是一個木框,前面有牛軛,竹木組來了幾個師傅,搗騰了兩個小時就告成,不過傳動系統有點麻煩。
車輛最大的問題就是輪轂與軸承,輪轂好解決,現在鐵鋸有了,鋸幾個巨大的樹樁就行,不過雖然樹樁相對比較牢固堅韌(樹幹部分很容易開裂),但也要防止開裂,這個好辦,現在有了銅,外面先包上一層用銅釘固定的竹片,再包上一層銅就行,中間襯以獸皮減震,反正我也不要求多高的舒適度,多餘的獸皮將整個輪子包起來,這樣更加牢固。
工匠中有一個高手叫做班,手藝不錯,每次我想出什麼新玩意,他都能很好的理解完成,所以我就叫他魯班,負責工匠組,族人很好奇,問我為什麼叫他魯班,他看上去一點也不魯莽,我就將天國中魯班的故事將給他們聽,族人這才恍然大悟。
造軸承這點鐵還是有的,中間加入經過多次淬火的鐵蛋子,抹上動物脂肪,看上去還不錯,不過開始幾個軸承因為不夠精密,所以裝到車上空車沒什麼問題,重車走了幾趟鐵蛋子就掉出來了,搞了好久也無法解決,這也難怪,我們又沒有精密機床,靠錘子敲打根本不能保證精度。
要說魯班與手下還是很盡職,不過搞了好久,還是達不到要求,古人腦子比較死板,沒有我提點,新的思路很少。
不過我繼承了現代科學的很多精華,這點自然不可能難倒我,我想起既然用兩片陰陽軸承碗組合式既然不行,那就乾脆不要等放入彈子再組合了,兩片軸承瓦先敲擊組合,只留轉動縫隙,另留一小孔裝入彈子,旁邊還有幾塊小鐵片,然後燒紅,用小錘小心敲擊封閉就行,當然不用全密封,露出一點可以隨時注入脂肪。
這種軸承就類似於後世的一次性工具,唯一缺點是假如彈子破碎了也不能換新的,直接報廢,不過這個就無所謂了,備用幾套就行。
………
還沒有等我牛車造好,就傳來幾個喜訊,一個是阿烏為首的巫師團與山魈帶領的後援部隊除了一組還在繼續往山裡走,爭取找到更多的部族外,另外四組都回來了,一共帶回二十多個部族,八百多人口。
其實兼併這些部族並沒有花費太大力氣,這些部落都很小,山高林密,猛獸出沒,缺醫少藥,缺吃少穿的,族人生命與食物供應沒有保障,隨時都可能遭到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