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別的部族也不認賬,到時候用不出去怎麼辦?
就算是銅錢,雖然金光燦燦,但也還是將信將疑,不敢交換,寧可麻煩點,用錢幣當作計算工具,就是不願意接受交換商品。
這個很正常,貨幣本來就是強制推行的,到了一定時候,才慢慢為人接受。除非是所有部族都統一了。
這樣的話,就只有大出血了。
讓族人到市場宣佈,為了慶祝銅幣發行,所有來市場交易的外部族人都可以領取一枚銅錢,不過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領完為止。
這些外部族人雖然對銅幣不接受,但是一枚銅錢在龍族可以交換到一斤麥子那是知道的,當然,這些部族很多還不知道一斤的概念,不過他們看到過龍族用來計量的升與鬥,一升就是一斤,一斗十斤,一升麥子,一個人可以勉強吃一天了,不是個小數目,現在只要去領一枚銅幣就可以得到。哪裡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這事就傳開了,有的外族人領到銅錢就消費,比如一杯豆漿,一個餅之類,原先他們看了眼饞,但是沒有銅錢,而貨物往往數量太大,很難交換,現在也算解了饞了。
也有人沒有用來消費,卻藏著拿回家去的,要自己用東西去換有點心痛,不過白拿就兩樣了,換東西吃不如拿回家去炫耀,也讓大家看個稀罕。
這樣,銅錢的影響就更加大了,很快附近部族就有大量族人,甚至包括老人孩子都趕了過來,再以後,稍遠一點的部族也來了,不用幹活,基本上就可以領到一天的食物,這樣稀罕的事情誰不來?
不過我讓族人宣佈,每個部族的人只可以領三天銅錢,不能多領,雖然現在龍族很富有,可是地主家也沒有陳糧啊,要是附近部族都來吃大戶,卻不生產,這個可不是我想要的,現在,就當趕集吧。
這些部族自然也不會空手而來,知道了龍族的馬鞍山新城開辦了市場,各部族都在翻翻撿撿,看看族裡有什麼可以用來交換的東西,這樣一來。集市就熱鬧了。
這些部族千百年來,藏起來的好東西還是不少的,反正稀奇古怪,什麼都有,我就看見有天然狗頭金,寶石等,不過,這些東西遠不如銅鐵實用。
最窮的一個當屬山貓族,也許是族裡實在沒有東西吧,乾脆將族裡的圖騰,一個不知道多少年的山貓頭也拿來了,還別說,真有人換。
…
這麼多部族聚在一起,交換起貨物來確實有所不便,現在,我已經命令市場部當計算價值的中間人的時候要按照貨物價值收稅,而且是買賣雙方的,十分之一,這麼一來,那些精明的原始人頓時感到不合算了。
原來有個市場部在免費服務,話說這錢幣確實也搞不太懂,既然有人當免費中間人,而且大家又信得過,自然沒人願意費腦筋,現在要收費了,而且價格很高,這人嘩啦啦一下子全跑了。
這肥水不能流到外人的田裡啊,於是,買賣雙方一商量,我們自己算吧,你一張狐狸皮價值七斤麥子,我一斤鹽巴價值三斤麥子,那我可以換你半張不到狐狸皮……
除了龍族,外部族人不懂分數與小數啊,頭痛了。
要不用實物,這樣,我先用狐狸皮跟人換七斤麥子,然後給你三斤麥子,你再給賣麥子的人多少斤鹽,換來狐狸皮,不過,買麥子的人也要狐狸皮不肯換怎麼辦?漲價怎麼辦?這麥子太麻煩,對了,龍族不是有銅錢嘛,不如用銅錢,那就試試看吧,反正龍族那裡,一直都有用麥子換銅錢的。
結果一試還真是靈光,這銅錢還真好用,交換東西后有多的,也不用馬上換成麥子,既輕便又好攜帶,而且龍族有信譽保證,這銅錢不會作廢,反正也不多,就試試看吧,於是,銅錢就先小規模,然後慢慢推廣開來。
這樣過了十天,差不多附近部族都來過了,銅錢也慢慢為人接受,這樣,這個新鮮事物終於流傳開去,雖然只是少量,太多了別的部族還是不敢的,但是,部落之間交易,也慢慢按照龍族的錢幣計算了,這十天時間,我一下子花出去了將近八萬枚銅錢,當然,絕大多數當天就流回來了,不然還真不夠用。
事實上,雖然我公佈了一個人只能領三天的銅錢,但是並沒有得到嚴格執行,基本上到後來每天來領錢幣的人都上萬,這麼多各部族的人,過去交往很少,不可能都認識,而且發錢幣的人也不是一個,記性也沒有這麼好,所以基本上是發現不了,這樣一來,就算是原來老老實實的原始人也跟著學壞,每天都來排隊,幸好我規定每天最多發一萬五千枚錢幣(開始時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