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間準備端午節的一些事情,等端午節後就要建房子了,還要去說服外公他們,希望外公能夠聽她的話,等房子建好後就搬過來住吧!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出發去裡半村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划龍舟、吃粽子、懸艾草,這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
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
每家每戶也都在忙著打掃院子,採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奇峰村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
曉蓮記得以前小的時候,五月最期待的也就是這端午節,因為這天不僅能吃到美味鮮香的粽子,還可以吃到又大又甜的白花桃。
每到五月初五這一天,綠色的菖蒲和灰色的艾葉就會被人們掛著自己的門上,人們用菖蒲和艾葉來趕走邪氣,趕走黴運,希望用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健康,帶來平安。
竹葉綠竹葉長,竹葉包著粽兒香。聞著菖蒲艾葉清新的葉香,喝著驅邪的雄黃酒,嚐嚐蘆竹葉包的粽子,那感覺就是不一樣。
小時候嘴饞,為了吃這美味的粽子,總是爭著在灶膛前燒火。等到能聽見開水響時,就拿著剪刀揹著院長媽媽,偷偷的撈出一個,也不管熟透沒熟透,剪開外面用粽葉繫著著蘆竹葉,找來白糖往上一滾,就趕緊的咬上一口。
可是糯米太粘,等吃到嘴裡的時候才發覺,這感覺其實用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燙、甜。發甜是白糖的味道,燙是糯米粘在了牙齒上。但是即使這種感覺很不舒服,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去‘研究’這粽子的美味。
包粽子是一個手藝活,一手拿著竹葉,一手粽葉纏繞,這眼裡手裡它的和諧。裝米、加餡要剛好適宜,一粽葉拿出必須是有一個完美的四角粽子出來。
今天一大早曉蓮他們一家人就全都起來了,而村裡這時也是響起了那一陣陣的鞭炮聲,敲鑼打鼓聲,小孩子們也全都是全都跑到河邊看熱鬧去了。
因為今天曉蓮要和孃親到外婆家去,所以要起得特別早的先把包粽子的東西都準備好,曉蓮不會包粽子,只能在一旁看著孃親和三個嫂子包著,她有時會來興趣時不時的包上一個,因為實在是包得太醜,也不好意思再動手。
小白倒是非常悠閒的趴在那沙發上吃著曉蓮為它準備好的早飯,正津津有味的吃著,那小臉上全是興奮之色,好似也是喜歡極了過節的日子。
等孃親和嫂子們將粽子包好後,就放到事先準備好的鍋裡煮了起來,等將粽子煮熟之後,那已經是一個小時後的事,因為這裡包的粽子非常大個,所以煮起來相當的費時。
譚氏將所有需要帶回孃親的東西都準備好了之後,就叫上曉蓮一起開始出發。
曉蓮的外婆也是在良塘鎮內的一個小山村,那山村名字叫做裡半,因為從外婆那個村到鎮裡也才半里的咱程,所以就叫做裡半,今天到外婆家去,曉蓮,打算讓哥哥騎著馬車送她們過去,而且這次他們還帶了十隻雞,一大桶的的魚,兩麻袋的大米,還有小白親自釀造的靈果酒。
這靈果酒是曉蓮特意讓小白多加些長生果一起釀造的,到時候給外公外婆他們一起喝,反正這一次去外婆家和上一次去的情況完全的不相同。
以往每次去外婆家,回來時都是從外婆家大包小包的提著回來,從來沒有哪次像現在這樣,還能帶著一大堆的東西回去過。
譚氏看著馬車上放著一大堆的東西,這還是她出嫁這麼多年,頭一次帶這麼多好東西回孃家,以往她回去的時候,總是被村裡的一些人嘲笑,這一次她女兒給她爭了面子,譚氏覺得非常的驕傲。
看著那馬車離裡半村越來越近,譚氏的心情也是越加的激動,好幾個月都沒有回過家了,也不知道爹孃的身體最近怎麼樣?
以前的時候她的身體不太好,每次回家爹總是上山採了許多藥材讓她帶回來,如今她的身子已經全部都好了,家裡的人也不再像以前那麼的虛弱,可是不知道自己的爹孃身體的狀況如何。
譚氏看著車上那一大堆的東西,其中就有許多是補身子的東西,這一次,她無論如何也要將爹和娘還有哥哥他們搬過來一起住,只要有曉蓮在,將孃家人的身體養好,那就不是問題。
這是譚氏這幾個月下來的發現,因為家裡吃的東西,每一樣都是那麼的特別,吃起來都是那麼的好吃,而且吃過那些東西后,晚上睡覺時都會睡得特別的香,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