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得,依韻沒有見過絕學類的武功到底是怎樣,但是各門派的高階武功除卻天山六陽掌外,再沒有讓依韻感到如此拜服的。
男子所使的劍法似乎沒有固定的招式可言,卻又招招行雲流水般沒有絲毫阻瀉,依韻這些年來沉浸武功的修煉,對劍的理解絕對不可謂不深刻,劍道的各種境界依韻都心有所悟,但僅僅是心裡明白,卻是做不到。這好比劍道的無我境界,無我境界的劍道,不存在招的定義,就好比一個高手可以看透另一個一個好手的攻擊和劍路,但是如果叫他看街頭一個小孩胡亂揮舞的劍,他能預測到下一劍所指之處?當然不能,但是這不表示一個不會武功亂舞劍的小孩能打的過高手,這決然不可能。這便是境界中講究的反璞歸真,但是卻是需要具備絕對充分的交手經驗,對劍道有足夠的認識和體驗才能達到的,而不是你明白這個道理就真能在時間中去創造,高深的武功絕不是憑空想象,光靠理解到就能做的出來。所以,江湖上除卻名門大派外,還有一個流派,即是沒有門派,但是擁有過人戰鬥經驗,武功只講求快準狠精要,極具殺傷力,但這支流派大多因為內功的差距而限制了實力的程度,高深武功為何人夢寐以求?因為高深的武功總結著前輩高手的心得,不但能讓你理解境界的意義,更能讓你透過密集學得境界的招式,儘管你的經驗不足以完全吃透它,但是你至少能夠使用它,並應用到實戰中,所產生的威力就絕不是一般武功能比擬的。如果有人自以為天才,光憑明白境界就應用到實戰,自身根本沒有足夠的實踐去充分做到,那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死,難道有人能用小孩子胡亂揮舞的劍對高手造成威脅?無招的強在於無固定形態的招式中卻是帶著無比準確的攻擊點,造就著全域性的攻擊形勢,而絕不是胡亂沒有招式的揮舞。因此江湖上往往有些不知所謂的人憑空想象自以為創造了無比高明的武功,竟然惹得無數江湖人去苦苦追索,徒然成為高手們的笑料而已。
一定要學到這種劍法,依韻滿腦子都被這個念頭充斥。依韻一直對繞指的攻擊力和速度感到不滿意,正道的武功講究以招破招,但是依韻不喜歡,這種概念對依韻而言純粹是無聊透頂,劍是殺人的,傷人的,以最簡單直接迅速的手段制敵才符合依韻的價值觀,一旦追求了招式的變化,就一定損失了速度和機會,以招破招追求變化的高深和繁雜,出手者必定具備一副俠義心腸,只求敗敵制敵而不懷殺敵傷敵之心,否則根本不可能真正透徹的理解和運用這種劍道,依韻很清楚自己不能,也做不到,依韻眼中只求殺敵傷敵,這從根本上違背了武當劍道。因此眼前男子所使的劍法,怎能不讓依韻如此興奮激動?
看得久了,依韻更發覺一個奇異之處,原本以為男子是退隱的高人,但是從表現看來男子顯然沒有多少實際做戰經驗,能有這等威勢完全就是本身所練的武功造就,就如同眼下受的傷換做是稍微有戰鬥經驗的人都絕不會犯這種錯誤,男子的身法,內功以及劍法顯然都是一整套,更讓依韻心中佩服創此武功的人,創造一種高深武功高人不少,但是能將整套完整的創造,那需要何等的天賦和實踐才可能辦到?而據依韻所知,江湖上流傳卻還未被人尋到的武功中,眼下也僅有九陰真經和葵花寶典才能算做此類而已。
依韻覺得自己不能繼續等了,從房頂處一躍跳進人群密集的戰圈,出手就是全力施為的繞指氣勁,被包圍的男子眼見依韻前來助拳頓時精神大振。強盜們卻是受了一驚,眼見依韻一招下竟然己方倒下七十餘人,兩個模樣看似首領的強盜頓時怒喝著跳進戰圈,出手夾攻依韻,他們深知來人是江湖中的好手,倘若自己不出手,即使能殺傷對方最後自己人馬的損失定然慘重無比。依韻此時生怕男子支撐不住死在強盜的手中,如果因此跟一套難得一遇的武功失之交臂,將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悔恨!運起十成功力大喝著硬攻兩強盜首領,雙方實力顯然差距較大,幾招硬抗下來,兩強盜首領已是重傷吐血,但依韻也因為出手急噪被幾名強盜乘機刺傷三劍,雖然未重要害,但也入肉兩寸,依韻顧不得處理傷食,繞指劍氣瘋狂全力出手,頓時放圓兩百米內被連綿不絕的淡紅劍氣充斥,強盜們的屍體成片成片的倒下,不過半刻鐘,遠本密密麻麻的強盜幾乎死絕,僅剩幾十人因為距離依韻較遠而免受滅頂之災,此時依韻的真氣也早已低於臨界值,再想全力釋放一次氣勁也絕無可能,揚起手中的劍便飛身欺近剩餘的強盜,施展近身搏鬥的招式。
此時強盜傷亡慘重不說,連首領都喪生依韻手中,心中視依韻如洪水猛獸,哪裡還敢繼續逗留,驚叫著四散而逃,依韻追殺著又斃了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