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1部分

的拿破崙和希特勒,用他們發起的這兩場戰爭證明,靠老舊的運輸方式,即馬匹或步行是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佔領俄國/蘇聯廣闊的領土的。不管是拿破崙強大的騎兵部隊還是希特勒的摩托化部隊,在數量上都不足以佔領和控制它的鄉村。

拿破崙在發動進攻前,曾最後一次嘗試說服沙皇投降。他派德納博納伯爵去晉見沙皇亞歷山大。沙皇對這位法國使節說道:“我不抱幻想。我明白你們的皇帝是一位偉大的將軍,但是我有兩個盟友時間和空間。在這個遼闊的國家中,我會撤退到任何一個偏僻的角落繼續戰鬥,也會守衛每一塊遙遠的陣地,但絕不會簽署一個屈辱的和約。想要發動進攻的人不是我,但是隻要還有一個外國士兵留在俄國的領土上,我便不會放下武器。”

於是,在東方的陳鳴正興致勃勃的搞一個以中國為首的東方世界大同盟的時候,西曆1812年6月的16日,拿破崙來到了立陶宛,在那裡簽署了對大軍的命令。

說真的,這個日子比起原時空裡的拿破崙還是提前了幾天的。

“士兵們,第二次波蘭戰爭開始了。第一次波蘭戰爭是在弗裡德蘭和提爾西特結束的。在提爾西特,俄國發誓與法國結成永久聯盟,並且發誓與英國作戰。而現在,它破壞了自己的誓言。當法國的雄鷹沒有再渡萊茵河而讓我們的盟國聽憑俄國去支配的時候,俄國對自己的奇特行為竟不作任何解釋。俄國劫數難逃,它的命運應該完結了。它是否認為我們已經蛻化了?難道我們已經不是三皇會戰戰場上計程車兵了嗎?它讓我們選擇:恥辱或者戰爭。我們的選擇是不會引起懷疑的。所以,前進吧,渡過涅曼河,把戰爭帶到俄國領土上去。對法**隊來說,第二次波蘭戰爭將成為光榮的戰爭,正如第一次波蘭戰爭一樣。而我們往後締結的和約將贏得它的保證,將結束50年來俄國對歐洲事務施加妄自尊大的影響。”

世界就是這麼的神奇。

在東方歷史迎來嶄新的一頁,迎來註定要更加輝煌的將來的時候,歐洲的命運也走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東西方這這個時間段裡同時掀起了新的篇章。

歐洲的命運將有法俄戰爭來決定,東方的命運也將有法俄戰爭來決定。如果拿破崙出乎意料的征服了俄羅斯,對於東方來說,那就將是另一個新的命運;而要是拿破崙如歷史上那般對俄戰爭失敗,整個世界都註定要被陳漢征服!

在圓明園裡,陳鳴一邊等著外交部送上的訊息,另一邊就是時不時的看一眼歐洲地圖。該打起來了!

6月18日夜晚,拿破崙的指揮部渡過了涅曼河。涅曼河這邊死一般的寂靜,廣闊無垠的土地上,一個人影也沒有,展現在法軍面前的是褐色的土地和枯萎的植物以及遙遠地平線上的樹林。眼前的景色使拿破崙感到有點不安,他擔心俄軍不經戰鬥就撤出立陶宛首都維爾納,放棄整個俄屬波蘭,從而誘使法軍遠離後方基地。這時,法國在波蘭境內的間諜一個也沒送回情報,法軍對敵人的動向簡直一無所知,這更使拿破崙心情沉重。

不過法國的間諜還是很快就送回了情報的,報告了拿破崙俄軍在涅曼河前線的佈置情況。當時在涅曼河前線有三支部隊,一是由巴克萊統帥的俄第一方面軍,約18000人,這是對法作戰的主力部隊。其右翼由維特根斯泰因將軍指揮,駐防波羅的海沿岸;左翼由多赫土洛夫指揮,部署在格羅德諾市郊。司令部設在維爾納。第二支是由巴格拉吉昂統帥的第二方面軍,80000,部署在格羅德諾穆查維克河一線,司令部設在沃耳科威斯克。第三支是普拉托夫率領的20000哥薩克騎兵,也部署在格羅德諾地區。不過,集結在維爾納的俄軍早在三天前就撤往德里薩大營了。拿破崙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他命令烏迪諾、內伊率軍前往追擊巴克萊,其他部隊快速前進。6月20日,法軍不費一槍一彈進入了維爾納。但拿破崙一點也不高興。在這裡,拿破崙又得到了一個壞訊息:由於勞頓、缺乏草料以及夜裡的悽風冷雨,超過2000匹軍馬死在進軍路上。同樣由於飢寒交迫和過度疲勞,許多年輕的近衛軍士兵也在行軍途中倒下了。拿破崙開始意識到這次遠征的艱鉅性。

此刻,倫敦的謝清高也在注視著波蘭的地圖。拿破崙對俄作戰開始了,那麼他就需要給拿破崙提出這場戰爭中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建議了。

被拿破崙徵召進大軍裡的普魯士、奧地利、萊茵聯邦、佛蘭德斯、波蘭、瑞士、義大利等國士兵,能消耗的就儘可能的消耗掉他們吧。儘可能的保證法軍的力量,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