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下屬地方民團(實際上是獨二師和獨三師),只顧保護民眾向北面的懷玉山和南面的武夷山轉移,根本就沒將戰區司令部的命令放在眼裡。
若是其他部隊,顧祝同還可以控制武器裝備發放以及糧食彈藥的補充作為掣肘,可新二軍自己就擁有強大的補充能力,第三戰區如今還指望毛良塢兵工廠接濟一二,顧祝同又怎麼敢為難新二軍這樣的大金主?
再說了,浙贛會戰至今,新二軍連傳捷報,為第三戰區增光不少,顧祝同怎麼敢自斷手腳,讓日本人佔便宜?
此後一天,金華戰局迅速惡化。
第十六師團已經在永康西北的山區,與駐守這裡的日本海軍陸戰隊第二混成旅團匯合。與此同時,日軍第四、第五和第十五師團,開始進攻金華城東面鐵路線兩側的黃鶴山村以及王明堂村防線。。
日軍這回帶來了一個野炮兵聯隊,二十四門七五山炮和十二門一〇五毫米野炮一起發出巨大的轟鳴,如冰雹般砸下的炮彈,將負責該線防守的第一〇八師轟得不輕。結果炮擊只進行了半小時,第一〇八師就丟下阻擊陣地,向金華城逃竄。
昨天新二軍後勤和輜重部隊撤退時,金華城裡的****各部就開始議論金華城恐怕保不住了。當今天上午新二軍獨立師登上西去的火車後,就連第十一集團軍司令王敬久也坐不住了。
王敬久趕到新二軍軍部,大聲質問吳銘為什麼擅自撤退。
吳銘也不是好惹的人,立即反手一擊,質問其他部隊都能撤退,為什麼彈盡糧絕沒有得到武器彈藥補充的新二軍就不能?
王敬久頓時啞口無言。
雖然他知道新二軍所說的彈盡糧絕只是藉口,但王敬久還真不能就此指責新二軍什麼,因為自浙贛會戰以來,率部逃跑的將軍多的是,除了寥寥幾個倒黴蛋外,其他人都沒有過多處罰。
王敬久有些不甘心,新二軍已經是抗日的一面旗幟,新二軍一旦撤退,對整個金華守軍計程車氣打擊實在太大了。
隨同而來的其他幾個將領對吳銘曉以大義,紛紛勸說吳銘率部堅守金華,吳銘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換作王敬久的話來說,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吳銘果斷拒絕了堅守金華的提議。
無功而返的王敬久鬱悶難消,立即將新二軍擅自撤離通報第三戰區司令部。有了經驗的顧祝同也不去觸吳銘的黴頭,稍稍給電報加了點兒料,直接轉發重慶的蔣委員長。
接到顧祝同轉發的電報,看著王敬久字裡行間對吳銘及新二軍的討伐,身處重慶黃山官邸的蔣介石微微一愣,隨即搖頭苦笑。
吳銘的勇猛天下聞名,浙贛會戰諸軍連戰連敗,唯有新二軍表現出色,從日本方面傳回的情報,至今為止日軍幾個師團已經在新二軍面前折戟了三萬餘眾,諸暨、義烏等戰亮點很多,再加上鳳凰廣播電臺連篇累牘的宣傳,天下人已經將其視為抗日中流砥柱。
對於這樣一個將領,打不得罵不得,即便是蔣介石都有束手無策之感。
但是,金華又不能不守,蔣介石只得召集幾個心腹幕僚,最後以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命令吳銘率部堅守金華。
在傳達命令前,蔣介石指示陳誠、林蔚、俞濟時、周至柔等與吳銘親近的將領,各自給吳銘發去一封勸慰的電報。電報中,陳誠等人反覆交待吳銘,一定要以黨國大業為重,言詞懇切,意味深長。
連續收到五六封電報,再接到軍事委員會措施嚴厲的命令,吳銘無奈之極,只得作了妥協,自己率領新二師留下協防,新二軍主力部隊西撤衢州,然後向千里崗山區撤退。
至此,王敬久總算放下心來,只要吳銘留下,全金華城的軍隊都安心許多。
第645章 金華保衛戰
八月五日,清晨五點。
日軍第五師團長今村均中將從麾下精心挑選出兩千多鬼子兵,趁著天剛矇矇亮,偷襲了****在金華城東赤松溪一線構築的防線。
赤松溪西岸戰壕裡,新編第七師官兵剛剛睡醒,聽到河面有聲響,匆匆探出頭才發現日軍已經乘坐衝鋒舟和竹、木筏子抵達了河坎下的淺灘。
新七師官兵手忙腳亂地開槍射擊,可是河對岸日軍已經在悄悄架設步兵炮陣地,而準備妥當的擲彈筒和九二式重機槍則在守軍開火的第一瞬間便進行火力壓制,隨著劈頭蓋臉的榴彈落下,密集的機槍彈雨接踵而至,守軍頓時被壓制得抬不起頭來。
這個時候,河坎下的日軍順勢衝進戰壕,與守軍激烈肉搏。
只一個照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