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越想越得意,不由得笑出聲來。郭女王卻沒有笑,她瞟了一眼得意洋洋的曹丕。黛眉輕皺。曹丕見她的神色不對,收住了笑,撐起身子說道:“怎麼?有什麼不對?”
郭女王笑了一聲,轉過頭去將茶杯放在案上,又續好了熱水,這才端著茶杯轉過身來輕輕的笑道:“夫君,關中地戰功當然不易,可是如果沒有丞相府的糧草接濟,你能打贏關中的仗嗎?”
“當然不能。”曹丕撲哧一聲笑了。他高聲笑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次關中為什麼能打贏?夏侯叔叔能征慣戰顧然是一個重要因素。可是要沒有父親撥過去地三百萬石糧食。收買不了楊秋、李堪那些叛逆。我如何能擊敗韓遂、馬超。他們地士兵精悍好戰。兵力又相差不多。我們根本不佔上風地。”
“既然如此。如果後面丞相府再沒有糧食撥給夫君。夫君還能打勝仗嗎?”郭女王有些擔心地說道:“丞相連倉舒地戰事都給停了。說明朝庭地賦稅確實很緊張。要不然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讓倉舒停下。集中力量支援子文公子北上平叛。那麼他還能有糧支援關中嗎?”
曹丕一下子醒悟過來。他想了想又強辯道:“父親讓我去打仗。總不能不給糧食吧?”
“給是要給。給多給少。什麼時候給卻是丞相定地。”郭女王見曹丕明白了其中地要點。生怕曹丕惱怒。也不再多說。輕手輕腳地替曹丕穿好了衣服。端著托盤退了出去。曹丕怔怔地坐了一會。越想頭越大。自己以為得計地。卻是個圈套。如果丞相府不再大量撥糧。這關中地仗還怎麼打?怪不得父親說他還要打三五年地。原來是這麼個意思。他有些煩燥地看了一眼四周。隨即命人備車。決定去找隨同他一起回來地吳質商量一下。
吳質一聽曹丕地話。也皺起了眉頭。他覺得曹丕地決定顯然是錯了。關中地仗看起來是大捷。其實已經打成了爛仗。西涼軍雖然打敗了。但他們主力並沒有受到重創。現在十幾萬人散入四方。想要徹底平定關中、西涼。沒有個三五年時間根本不可能。如果曹丕趁著曹操讓他收手地時候撤出關中。那麼後面地仗再怎麼打都與曹丕無關。他反正已經有了戰功。而且不必為後面可能地戰敗承擔責任。有利而無害。可是要打下去。萬一打敗了。這戰功可就全沒了。更關鍵地是。他在關中打仗。一時脫不了身。那麼曹操為了補償曹衝。必然會在其他方面給曹衝安排美差。曹衝又得了歡心。又得了便宜。卻是名實雙收了。至於江東。孫權、劉備那兩人僅靠揚州、交州怎麼可能是曹衝地對手。時間拖得越久。或許對曹衝越有利。
曹丕聽吳質也這麼說。不免有些急了。他越想越懊惱。越想越鬱悶。吳質見他大年初一心情就不好。只得勸道:“公子也不必著急。這也只是我們地猜測而已。說不定倉舒公子放不下荊州。還要回去地。丞相未必會把他留在身邊。”
“萬一父親藉機把他留在身邊呢?”曹丕想起最近鄴城傳得比較瘋的那個傳言,心裡更急了,萬一天子真的封了父親為王,到時候必然要立世子。父親一直偏向倉舒,自己這個時候又不在鄴城,豈不是被倉舒佔了便宜?一旦自己丟去了世子之位,再大地戰功又有什麼用?再說自己打仗之方面確實和倉舒有不小的差距的,萬一戰死在關中。那就更虧得沒影子了,白白便宜了倉舒。
“封王地事,恐怕一時還決定不了。”吳質搖了搖頭,“許縣那邊的情況我還不太清楚,但鄴城這裡,卻是暗流湧動,我可聽到不少反對的意見,雖然他們不敢明著和丞相較勁,但他們咬著高祖皇帝的白馬盟不放。丞相一時恐怕也拿不出對付的辦法。鄴城如此,許縣恐怕也會哪些,甚至更強烈一些。天子也不會這麼輕易地答應封王,這可是有先例地。”
“你是說封王地事辦不成?”曹丕又是開心,又是失望,開心的是倉舒一時佔不到便宜,失望地是如果真封不成王,那他也沒有機會了。這種矛盾的心理讓他患得患失,無所適從。
“公子何不推薦倉舒公子去許縣辦這件事?”吳質忽然靈機一動:“倉舒公子如此順利,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深受天子信任,才能官拜鎮南將軍。代表了天子正統,所以在荊州、益州勢如破竹,士人大族望風而降。如果現在他去許縣讓天子請封丞相為王,你說天子會怎麼想他?”
“怎麼想他?殺了他的心都有。”曹丕順口說道。剛說完,他立刻明白過來,對啊,讓倉舒去許縣請封,封成了,天子要恨死他。封不成,父親恐怕也不會再對他那麼看重,正是兩頭不得好的主意。“季重,高明!高明!哈哈哈”曹丕哈哈大笑,滿天的烏雲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