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讓你到外面去遊歷一年到兩年的時間。”
鄭勳睿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不忍的神情,鄭瀚宇畢竟不到十四歲,這樣的年紀,放在幾百年之後,還依偎在父母的身邊,一切都是父母幫著做的,可鄭瀚宇就需要出去遊歷了。
“科舉考試,凡是考中秀才的讀書人,都是需要出去遊歷的,可不要小看這種遊歷,可以讓人開闊眼界,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人生下來不是萬能的,你千萬不要以為,出身在皇家,身為皇太子,就比其他的人聰慧,這都是別人瞎說的,你同樣需要學習,需要在外面去了解民間的疾苦,將來你才知道應該如何治理天下。”
“我讓你出去遊歷,主要是讓你側重三個方面,其一是瞭解大明江山,大明江山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如此大好的江山,若是不能夠很好的治理,那就對不起列祖列宗,其二是讓你瞭解民間的疾苦,老百姓生活不容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自小就是錦衣玉食,根本不知道老百姓的辛勞,此番出去遊歷,一定要真切的知道百姓的疾苦,其三就是體察省府州縣如何的署理政務,這一點至關重要,你只有知道了巡撫、知府、知州和知縣是如何署理地方事物的,你才能夠知道如何管理江山,各級的官吏也就無法糊弄你。”
“你的年紀不大,尚不到十四歲,本應該是好好讀書的時間,可我認為,你不要一味的死讀書,書本上的知識,需要結合實際,歷史上很多的聖賢,他們說出來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話語和道理,可這些道理並非是萬古真理,時代在變化,很多的事情在變化,自然某些道理也要跟隨變化,你只有出去遊歷了,知道實際情況了,才能夠真正體味這其中的道理。”
“春節之後,你就出去遊歷,我會安排好一切的,你的身份特殊,我不多說你也是知道的,所以在遊歷的過程之中,需要多多照顧他人的感受,不要一切都以自身的感受出發。”
“我希望你此番的遊歷,能夠真正的明白很多的事理,我更希望你在遊歷的過程之中,能夠發現人才,能夠為朝廷舉薦棟樑之材。”
。。。
文曼珊在乾寧宮等候鄭勳睿。
鄭勳睿要求鄭瀚宇出去遊歷的事情,文曼珊已經知道了,她於心不忍,畢竟鄭瀚宇不過十三歲的年紀,尚未滿十四歲,再說出去遊歷,面臨的危險太多了。
鄭勳睿來到乾寧宮的時候,文曼珊行禮之後,馬上開口了。
“臣妾聽聞皇上準備讓太子出去遊歷。”
“確有此事,你是太子的母親,這件事情我也準備和你說說的。”
“臣妾不反對太子出去遊歷,可太子的年紀尚小,等幾年的時間出去,也是可以的。”
鄭勳睿看了看文曼珊,微微嘆了一口氣。
自古以來,很多的皇帝都是出自於深宮之中,而這些皇帝,真正能夠名垂青史的太少了,鄭瀚宇年紀的確不大,等幾年的時間出去遊歷,也未嘗不可,可鄭勳睿知道,如今正是最好的時機,大明各地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鄭瀚宇這個時候出去遊歷,能夠真真切切的看到這些變化,能夠知道這變化背後的內涵。
“皇后,朕也知道,太子這個時候出去遊歷,年紀小了一些,可皇后要知道,太子不是一般的小孩子,將來是要治理天下的,若是不知道民間之疾苦,不知道省府州縣各級官府是如何做事情的,不知道商貿之中的奧妙,不知道軍隊之強悍,將來如何的做出決斷。”
文曼珊的臉色依舊沒有緩和,顯然對於鄭勳睿的大話不是很滿意。
鄭勳睿有些無奈,只好實話實說了。
“如今正是大明各地鉅變的時刻,太子這個時候下去遊歷,可以看見諸多的變化,更是可以感受到百姓對穩定生活的渴望,太子能夠看見百姓是如何貧苦的,也能夠看見百姓生活好起來之後,是如何的高興,若是等幾年的時間,百姓的生活都穩定下來了,太子看見的全部都是祥和富庶的情形,那樣的遊歷能夠有多大的作用。”
鄭勳睿說到這裡的時候,文曼珊撅著嘴開口了。
“皇上的擔憂,臣妾是知道的,可皇上將天下治理好了,太子只要守成就很好了。”
鄭勳睿忍不住苦笑了,可憐天下父母心。
“皇后,朕是不相信什麼皇上可以活上萬萬年的,朕也不敢企盼將天下都治理的異常的富庶,大明天下幅員遼闊,各地的情形都是不一樣的,朕覺得,能夠讓大明百姓吃飽飯穿暖一點就很不錯了,何況朕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北邊的大清國和草原,朕以為至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