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的時候,沒有說話,很是沉默,這和以往的情況不一樣。
走出了乾清宮,閔洪學對著溫體仁開口了。
“大人,讓鄭勳睿貿然到延安府去,是不是有些突然了。”
溫體仁微微點頭,眼睛裡面閃過一絲的光芒。
“呵呵,鄭勳睿果然是得到皇上的重視了,到延安府去,表面看是壞事情,其實是好事情,只要能夠稍微穩定住局面,成績自然就出來了,三五年的時間之後,說不定回到京城的時候,就是六部的尚書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勸阻
文震孟出現在公房的時候,臉上的顏色是蒼白的。
楊廷樞已經去指導修撰史料的事情去了,鄭勳睿一人在公房,詹事府距離翰林院還是有一段距離的,文震孟急匆匆的趕來,肯定是有大事情的。
“清揚,明日皇上要召見你,你可仔細了,不管皇上說什麼事情,都不要答應,就說你考慮不周,還是想著留在翰林院。”
“太爺,不用著急,您坐下說話,發生什麼事情了。”
“唉,都是老夫考慮不周啊,你不是想著離開京城嗎,老夫前日給皇上稟報了,本來想著能夠讓你到北直隸諸多的府州縣去歷練一下,也是好事情,是知道今日內閣商議,竟然讓你到陝西的延安府去,那裡是火坑啊,老夫怎麼心甘,其他的不要說了,明日皇上召見,你就提出來諸多的困難,想必皇上也不是很情願的,你是殿試狀元,怎麼能夠到延安府去。”
文震孟還在急匆匆的說話,鄭勳睿已經開始沉思了。
陝西的局面他是完全清楚的,透過諸多的奏摺也知道情況了。
天啟年間,陝西就有流民造反,不過真正爆發大規模的流民造反,還是在崇禎元年,為此朝廷多次予以圍剿,但因為政策方向的問題,以及連年的災荒,導致流寇造反的規模越來越大,朝廷為此也愈發的頭疼,前幾天,三邊總督楊鶴因為投降的流民再次造反,被免去了職務,改由洪承疇出任,但因為兩線作戰,後金韃子每每在關鍵時刻侵襲,導致朝廷無力專心去剿滅流寇,流寇死灰復燃的情形比比皆是。
陝西所屬的西安府、延安府和慶陽府,是流寇活動最為頻繁的地方,楊鶴曾經就是坐鎮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