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日後聽信,我想應該沒什麼問題,您說家順的婚事是不是該準備起來了。”
唐老太太聽了這話,高興的咧嘴直樂,笑眯眯的說:“那敢情好,我就等著這杯孫媳婦茶,咱家現在也不差,要是能成,乾脆年後就辦事,家順過年就是二十了,該成親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等家順成親以後,就該是家平的婚事,年齡也不小了。”
“嗯,家平的婚事也得好好尋摸尋摸,不能說個差的。”
唐老太太現在在周玉蘭的薰陶下,眼界比一般老太太強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對未來孫媳婦的人選可不是侷限於農家,她希望是大戶人家的姑娘,至少也得是書香人家的姑娘,哪怕是落魄的書香人家,也是願意的。
她可不打算以後再跟著大兒子住,她打定主意後半輩子跟定老三一家,跟定三兒媳住。
“嗯,是得好好找。”婆媳倆現在感情很好,有什麼事情,周玉蘭都會在做出決定後,告知老太太一聲。雖然老太太說的建議她不一定採納,但是尊重老人還是要的,也讓兩位老人有參與感,即使他們有反對意見,她的三寸不爛之舌也能說服他們。
現在已經是十月,炎熱才褪去一些,但是依然很熱,天氣的反常,已經讓所有的人都緊張起來。外邊逃難的流民越來越多,他們衣裳襤褸,餓的寡瘦。有的老人走路都在搖晃,這些人的目的地不是曲縣,只是路過,看著曲縣的周邊的樣子,也知道這裡災荒嚴重。
周邊很多村也有一些人也開始逃難,周家人聽周玉蘭的話,假如村裡的人都出去逃荒,就讓他們過來唐家住,周玉蘭也是需要人手,這裡以後守不守的住,也要看自家的親人們給不給力。
大家住在一起可以共度難關,一起抵禦外面的流民。
山坳有田地,也不會餓死。
周玉蘭一早收拾整齊,帶著什麼都不知道的唐家順還有娟兒一起到城裡去。
蔣家沒有不答應,只是說要讓蔣家姑娘和唐家順悄悄見上一面,蔣夫子沒有想到當初很不看好的唐家順有一天可能成為自己的女婿。
唐家順的努力和勤奮他是知道的,進步很快,明年如果年成好,沒有災荒,唐家順是可以下場去試試,唐家平也是可以下場的,只有唐家安不是學識不行,是年齡還小,可以下場也可以再等等,在他看來唐家三個兒子都是有天賦的人,學的都很好,這也是他願意答應的原因,從崔冰人上門以後,他就派兩個兒子到鳳山村悄悄的打探訊息,周邊的村落也打探過,這是要確定唐家人好不好相處,還有家裡的條件是否達到他心目中的標準,當然這種情況下只是最低標準。
作者有話要說: 祝小天使們中秋節快樂,闔家歡樂!
第70章 一窩老實人15
蔣唐兩家相談甚歡; 蔣靈珠也對唐家順比較滿意,雖然家世不如之前的,可她畢竟被退婚過; 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兩位兄長也是探聽過唐家的情況; 知道人家家裡也還不錯。自己以後的日子不會難過; 低嫁有低嫁的好; 至少不會被欺負。
唐家順的心情像是坐過山車一樣; 起伏不定,自己真的能娶到心中的姑娘,他很高興。娘說過了; 蔣姑娘退婚不是她有什麼問題,是男方攀了京城的高枝。
想到之前蔣姑娘受的委屈; 他就想一拳打死那個混賬東西; 欺負人不是還是什麼名門世家,狗屁世家; 一點規矩都不講。
氣憤歸氣憤; 心中卻也竊喜; 沒有那位的放手; 哪有他什麼事。
想到這些; 他心底還是感謝明州府的那位。
回家的路上,娟兒比大哥還高興,她發現自己和未來大嫂很聊得來,兩人的年歲也就相差三四歲。一路上娟兒嘰嘰喳喳的說:“娘; 靈珠姐姐人不錯,又有才學,和大哥很配。”
唐家順坐在一邊,嘿嘿傻笑,心中有無限的歡喜,聽到妹妹這麼一說,更是喜上眉梢。
“好了好了,你都說了一路,休息一會兒,馬上就到家了。”說話的時候,已經到村口。
此時正是下午正熱的時候,路上行人很少,就是逃難的難民都很少。天氣太不正常了,她有些擔心。
回到家裡,周玉蘭和等在家的公婆詳細的說了唐家順的婚事,十天後是個吉日,交換庚帖,過小定,正式定下來以後,再選吉日過大定,年後春天,春暖花開的時候,再成親。
老人聽了高興,孫子能找到舉人老爺的閨女,這是唐家的福氣,未來的重孫子一定是個讀書人。唐家又要多一個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