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的種子已然種下,今後能走到哪一步就不好說了。
人能處處能,戲志才對吏治這一套,很顯然一竅不通。但他舉一反三,時不時親自到農村,瞭解百姓的需求,比趙雲的要求做得更好。
設若要把他放在一個地方認真學吏治也太屈才了,就像龐統一樣,本身是千里之才,張飛居然把他弄去當一個耒陽縣令。
估計讓戲志才上效果也差不多,畢竟他還要一點點地從頭學起,有了趙雲高屋建瓴的施政方針估計時間會縮短不少,那今後的史書上就少了一位軍事大牛。
神識中,不管是水軍的將校還是趙家的一眾將領,他們都對戲志才服服帖帖。
第一批次的兵丁到岸過後,有條不紊安營紮寨,等著水軍回來接送其他的兵丁。
可惜荊州提供的那一百五十艘大船啊,全部用到海軍上,蔡瑁有些憋屈,本人乾脆就不回北岸,留在戲志才身邊。
“那小子對你有意見?”李彥和趙雲好久沒見了,他顯然也一直在關注。
道門裡面修道的人和護道人,本身就不是一類性格的人,他年輕時縱橫北疆,現在要不是因為身份地位,早就提刀上馬征戰去了。
“不能讓每一個人滿意吧,”趙雲也傳音過去:“另一位水軍將領對海戰更熟悉。我可不放心把兩人放到一起,說不定還起反作用。”
提到這些事情,李彥有些頭疼,他馬上轉換了話題:“過節的時候,老夫在四會那邊,和子侄輩一起,要不然趙勇也不會??????”
“命該如此啊,”趙雲只好用此話來堵住他:“徵氏的人,其心不小,終究要把他們連根拔起。當年的伏波將軍還是沒有做到斬盡殺絕。”
“你們既然知道是那批賊子,為何不去報仇?”李彥面色一冷:“記住,到時候算老夫一份。再說南越人不好繼續趕了,往前就是三苗的地盤。”
很顯然,在道門的典籍裡記載了一些事情,他好像對三苗並不陌生。
“飯要一口口吃,我們縱然可以飛馳,普通的兵士就沒辦法了。”趙雲解釋道:“大軍也只有一點點地進攻過去,後方穩固了,才能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三苗,很厲害嗎?要是三苗的人真要收留他們,我家族派來的人又不是裝裝樣子,到時候把三苗給滅了就是!”
不同於戲志才在軍隊裡已經建立起了威望,徐庶的軍旅生涯,從此才進入了統領的節奏。
西涼軍中,黃忠算是能文能武的人。其實關羽、張飛也不差,只不過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