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又道:“昔日劉仲達以文才、德行聞於楚國,今又以武功名動襄陽,其人文武兼濟,驚才絕豔,令人不禁嚮往。”
他客居襄陽已經七八年了,而劉景三年前北上襄陽時,他尚未結識諸葛亮,自然也就沒有機會透過他與劉景結識。
諸葛亮四友中,崔鈞是唯一一個見過劉景的人,他開口說道:“三年前劉仲達北上襄陽,鄧子孝一見而稱其為‘王佐之才。’宋仲子亦贊其為‘國器。’我曾與他有過一面之會,其人儀表英偉,博雅多痛,才華冠世,確實當得起如此誇讚與盛名。只是沒想到他竟然還有領兵的才能。”
石韜亦參與進幾人談話,他和徐庶一樣都是潁川人,多年前兩人結伴來到襄陽避亂、遊學。
五人中,只有孟建對劉景興趣不大,在一旁顯得寡言少語,略不合群,倒不是他心高氣傲,而是他這段時間一直在糾結一事,如今終於下定決心了。
等到幾人相繼停下話語,孟建開口說道:“州平、元直、廣元、孔明,和你們說一件事,我準備近期迴歸家鄉了。”
孟建是汝南人,客居襄陽已經六七年了,內心十分想念家鄉。曹操定都於潁川許縣,而汝南緊鄰潁川,此地是袁紹的家鄉,其門生賓客,布在諸縣,擁兵拒守,不服王命。曹操深以為慮,去年以滿寵為汝南太守,募兵五百人,率兵攻下二十餘座塢壁。誘未降渠帥十餘人,皆殺之,一舉改變了汝南混亂的局面。由此,孟建生出了返鄉的心思。
諸葛亮勸道:“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呢?”
孟建搖頭不語,除了思鄉外,他也有了出仕的心思,如今曹操奉天子以討不服,中原略定,正是用人之際,以他的家世、才學,回到家鄉,當可獲得啟用。
崔鈞、石韜其實亦有此意,只是一時之間,難以下定決心。
諸葛亮和徐庶則無意北上,諸葛亮自不用說,絕不會投靠曹操。徐庶則是因為出身寒門,即便返回潁川,也很難受到重用,不如繼續留在襄陽等待時機。
見孟建心意已決,諸葛亮暗歎一聲,便不再多勸。
…………
潘濬今日休沐,身處舍中,仍然高冠博帶,衣冠整齊,他閒適的坐於榻上,不斷從陶罐中取出茶葉,撒入面前的沸水中,頃刻間,滿屋飄香,不遜於燻爐。
潘濬飲茶的習慣,自然是學自於劉景,當年他初次飲茶,便喜歡上了這種清香淡雅的味道。
一邊飲著清香撲鼻,沁人心扉的清茶,一邊捧著《漢書》,每讀到精彩處,便不禁拍案叫絕。
“承明在家嗎?”突然,舍外傳來一道聲音。
潘濬聞言眉毛一揚,這聲音他再熟悉不過了,正是王粲王仲宣。他當即放下茶椀、書卷,起身相迎,一出門果然見到姿容短小,其貌不揚的王粲站在院外。
潘濬一邊將王粲邀入舍中,一邊問道:“王君快請進,王君今日怎麼有閒登臨鄙舍?”
王粲笑著說道,“今日將軍有事相招,歸來時正好途經這裡,便過來看看你是否在舍中。”接著聞到室中清香,又道:“好香,承明在煮茶嗎?正好,說了一上午的話,口都說幹了。”王粲昔日也曾與劉景共飲清茶。只是相比之下,他還是更喜歡飲酒。當然了,如果讓他在茶與水之間做選擇,他還是願意飲茶。
潘濬當即取來一個茶椀,為王粲斟茶,手法優雅而嫻熟,看得出他在這方面下了不少苦工。
王粲小飲幾口清茶,笑道:“多日不見,承明這煮茶的手藝大漲啊,我感覺你煮茶的手藝,已經快要超過仲達了。”
潘濬謙虛地擺了擺道:“仲達才是此中高手,我與仲達相比,還相差甚遠。”
王粲笑了笑,又問道:“承明可知將軍因何事招我?”
“與劉仲達有關?”雖是疑問句,潘濬神情卻是頗為肯定。
“然也。”王粲頷首道。
潘濬點點頭,眼下整個襄陽都因為劉景而沸沸揚揚。這也是他今日選擇休沐的原因所在,誰都知道他和劉景關係非比尋常,他可不想被捲進漩渦,因此打算多休沐幾日,避過這股風頭。
王粲感嘆道:“劉仲達真可謂一鳴驚人,去年將軍發兵荊南,我還曾為他的安危感到擔心,現在看來,是我多此一舉了。”
潘濬道:“王君有此心,劉仲達若知,當會十分高興。”
王粲不禁嘆道:“也不知與劉仲達何時才能再見。”
潘濬一陣默然,劉景這一戰,打得蔡瑁顏面掃地,以蔡瑁及其家族在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