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難度大,存世量少發現的種類不多。常見主要是玉壺春瓶、大小罐類,梅瓶僅發現一件而已。玉壺春瓶通常高約二十二厘米,、二十七厘米左右兩大型別。其造型有一定規律性:撇口、細頸、圓腹,圈足底部施釉隨意。
玉壺春瓶成型為四段模印,有接胎痕跡。罐類一般分上下兩部,在腹部最大直徑處接胎,大罐加接底腳,多配有蓋,荷葉型蓋為一型別,子母口為另類,帶有蓋頂。
匜,糟形流、平沙底、口徑通常在十四厘米左右,胎體較輕。畫面裝飾在匜的內壁、內底部,比如說這件釉裡紅蘆雁紋匜。”吳文古說道。
“吳老,還有其他的特徵嗎?”嚴禮強也饒有興趣的問。
“元代釉裡紅的胎釉也有一定的特徵。元釉裡紅的胎質以二元配方為主,因高嶺土含鐵量不同,有白、灰兩種傾向胎質。胎質細中見粗有火石紅者居多,當時燒造釉裡紅窯溫偏低,瓷胎常有生燒現象。由於使用含有鐵質泥渣餅墊燒,器型底足多般有粘黑棕色砂。
釉質明顯可分二大類,一類影青釉,含石灰鈣多,氣泡明顯,塗染裝飾釉裡紅結合刻劃紋飾多,如龍紋蓋罐,玉兔紋玉壺春瓶。一類青白釉,釉中的氧化鈣含量少,鈉鉀含量高,其釉裡紅髮色相對穩定,用以線描類釉裡紅較多。
釉裡紅與釉結合的要求非常高,故胎質配製不能堅硬,為不使瓷胎變形,古代藝人常用高嶺土塗抹在器型內胎上,形成一種特別的胎質特徵。釉面總的來說,灰青白色居多,正燒的釉裡紅產品釉色潤澤,玉質感強。小件產品留有施釉過成中的手指印,大件為澆釉操作方法。整器觀察器物釉面不呆板,有區域性積釉痕跡。”吳文古說道。
“老康,根據立飛跟吳老所說的這些特徵,你這隻釉裡紅蘆雁紋匜有好幾處不對啊。”嚴禮強雖然沒有鑑定過釉裡紅蘆雁紋匜,可是他剛才結合這些特徵,發現好幾處對不上號。(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六章 青花枯枝花鳥瓶
康威浩聽了嚴禮強的話,心裡重重的嘆息一聲。於立飛和吳文古在介紹元釉裡紅的時候,他其實也在對照著看自己的釉裡紅蘆雁紋匜。可是他越看越心驚,於立飛和吳文古說的這些無釉裡特徵,幾乎每一樣,都跟自己的釉裡紅蘆雁紋匜有些差異。
“吳老,我也覺得這隻釉裡紅蘆雁紋匜有些不對了。”康威浩重重的嘆了口氣,遺憾的說道。他心想,看來還是應該多跟專家交流。不但能學到知識,而且也能避免在同行面前出醜。捐贈給博物館的古玩,竟然是贗品,這要是傳出去,臉上無光啊。
“應該說是,似是而非。”於立飛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拿起這隻釉裡紅蘆雁紋匜,篤定的說。
“立飛說的很對,康先生,恐怕你這隻釉裡紅蘆雁紋匜有些不對。”吳文古緩緩的說。
“我已經知道了。吳老,再辛苦你對這隻青花枯枝花鳥瓶掌掌眼。”康威浩隨手把釉裡紅蘆雁紋匜放進密碼箱裡,又拿最後一個青花瓶子。現在他對這隻成化的青花瓶,也沒有原來那麼有信心了。
這隻瓶子不大,三十公分高。吳文古等康威浩把瓶子擺在桌子上之後,才把瓶子倒過下。只見下面有兩排落款:“大明成化年制”。看這兩行字的時候,吳文古特意拿出放大鏡和強光手電筒,看了好長一會。
“成化的瓶子,這可是寶貝啊。”嚴禮強看到這幾個字,口中嘖嘖有聲的說。
大明成化的青花瓶子,非常珍貴,放到市場上,品相這麼好的瓶子,至少值好幾百萬。如果上拍賣會的話,上千萬也不稀奇。康威浩能把這麼好的瓶子捐贈給博物館。這樣的境界,他是不可能達到的。
“立飛,你認為呢?”吳文古放下瓶子,沒有回答嚴禮強的問題。他現在對於立飛期望很高,想聽聽於立飛的意見。
“落款雖是大明成化,可是未必就是成化年間的。所我所知,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寫款。因為是,康熙認為瓷器上不能寫款,寫了款。如果打碎了就不吉利,從而不讓寫。但康熙的很多瓷器,特別是早期的瓷器,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寫大量的寄託款。比如說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這三個朝代寫的最多。”於立飛說道。
“吳老,真的?”嚴禮強詫異的問。一般來說,瓷器下面的款不會有錯,如果連這個都有假,那以後憑什麼去斷代?
“當然。其實只要是改朝換代之初,都會有一段時間是仿製前朝的物件,甚至寫上前朝的落款。康熙朝更是如此,這在很多人的想像中。是犯大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