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我知道,那是一個極高深的幻術,最早起源於印度,據說早已失傳。大致的情況是魔術師透過施法,可以將竹籃中的一截柔軟繩索變得堅硬筆直,而且會不借助任何外力,自行向上生長。然後魔術師遣一孩童爬上繩索,緊跟著他自己也爬上去,在人們就要看不到的極高處,魔術師會抽出長刀,將那孩童砍為數段,最後下來還能想辦法復原。

但“神仙鎖”只是傳說,至今沒有人可以將這一系列的表演整套複製出來,所以更多的人持懷疑態度,他們堅信這個幻術本身被誇大了。

而黃博雅所看到的,只不過是一位印度魔術師所表演的“神仙鎖”其中一部分……透過施法讓筐中的繩子直立起來。

同樣類似的法術,據說在民國時期也發生過,那都是我聽舅爺講的,因為當時極為轟動,所以許多人都知道這件事。

大概在民國初,日本人尚未大舉進犯前的那二十多年裡,當時的天津是民間藝術之鄉,各種賣藝、雜耍、曲藝、戲法在這裡形成了一個極大的市場。

記不清具體是哪一年了,一日,有爺孫倆人打外地來,老頭兒約有五六十歲,頭髮鬍子都花白了,小孩兒則不過十來歲,長得一看就是賊機靈的。

爺倆沒什麼大行李,就是一人拎著一口箱子,孩子的小一些,老頭的則大一些。

因為爺倆打外地來,可能是不清楚賣藝的該去哪兒,於是隨便找了個人多的地方,就在路口把攤子擺開敲鑼賣藝了。

第一百二十八節

要說這爺倆賣的本事剛開始看著也就是中規中矩的,小孩兒上衣一脫,露出那乾癟瘦小的身板先是來套童子功暖暖場,然後待老爺子準備妥當了,則開始變一些個古彩戲法。

正當看戲法的人們越來越多,結果巡捕房的來了,說他們擋了外國領館的車道,不準在這兒賣藝,東西全部沒收。

爺倆一聽這可急了,收拾東西要走,但巡捕房的頭頭不依不饒,非要沒收東西不可。

因為平時變戲法的沒那些個唱曲兒雜耍的多,看得人自然也就多,大家見巡捕房得理不饒人,就開始起鬨,想要幫這爺倆。

巡捕頭頭見有點犯了眾怒,開始擔心了。但如果就這麼灰溜溜的走,恐是以後更沒有人會聽他們的。

他左想右想,還真就想出了個餿主意,於是對那老人道:“老頭兒,你不是會變戲法兒麼?今兒我說個戲法兒,你要是變得出,我不單放你們爺孫倆走,而且給一個大洋的賞錢;可你如果變不出,那就是影響治安的罪過,不但東西沒收,我還得關你!”

老頭又求了半天,眼見實在躲不過去了,只得同意了巡捕頭頭兒的要求。

巡捕頭見計謀得逞,立刻說出了自己想要他變的戲法:“你放心,我上不讓你變天,下不讓你變地,活的會動的我也不要。我這會兒口渴,想吃桃子,你給我變兩個桃子出來。”

老頭一聽他只要變個水果,頓時放下心來。但還沒來得及喘氣,巡捕頭頭又接著道:“但我要的這個桃子可不是一般的桃子。那得是王母娘娘蟠桃宴上的天宮蟠桃!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反正你桃子拿出來得讓這裡的所有人相信那就是剛從天宮蟠桃園裡摘下來的。變得成,你走,大洋送上;變不成,老老實實地跟我去巡捕房蹲號去!”

圍觀的人群一聽,頓時又聒噪起來。他這擺明了是難為人,這時候歐洲的工業革命已經波及到了世界範圍,就連飛機也不是什麼稀罕物了,怎麼可能有天宮嘛!

再者說,就真算有,那是凡人能去得了的地方?

所以,擺明了他們就是不打算放這爺倆走。

更有好事和膽大的,從人群中伸出手要來拽他們,好掩護其逃跑。

正當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沒承想那老頭兒卻突然發話了:“大家靜一靜!既然官老爺想吃桃兒,那我們爺倆就拼了命去試一試,成不成的還望大家多包涵。”

人們聽他這麼一說,頓時都傻眼了。這不是自願找著被欺負麼?!那王母娘娘蟠桃宴上的蟠桃是想試試就有的?他要是隨便變個桃出來,那巡捕頭頭可還得肯認才行啊?

也有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見老頭這麼說,乾脆就瞪眼瞧著,且看他如何收場。

眾目睽睽下,那老頭兒先是將自己拎的那口大箱子擺在空地中間,將孩子拉過來耳語了片刻,只見孩子一邊聽一邊搖頭,似乎對爺爺安排的事情並不想幹。

眼見勸了半天毫無作用,老頭兒也急了,吵他孫子道:“你個小畜生,平日裡吃飯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