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呼:“陛下聖明,甘相公聖明,臣出去之時,見得那廣袤土地無人耕種,心中只覺得是暴殄天物,把這些地方納入國土,實乃聖明之策也。”
朝堂上陷入了片刻的沉默,趙頊不好意思直接拂了甘相公的臉面,只是說道:“此時還得詳細再議個章程辦法,已然中午了,且先退朝,各自回去吃飯。”
眾人拱手送皇帝先走,甘奇也拱手在下,他並非看不出皇帝心中所想,也更知道司馬光王安石等人心中所慮,但是他更知道,這件事情一定要從速去做,不能真的拖拖拉拉。
因為出海,並非只由官方去做,一定要帶出民間的風氣,要想帶起民間的風氣,就得有人出海真的能發家致富,有先驅榜樣,才能帶出民間的風氣。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長達幾十年之久,若是不能儘快開始,就會越拖越久,甚至到甘奇死了,真正的大航海時代卻還沒有開始。若是大航海沒有真正開始,而甘奇死了,後來者一個政令,立馬又會把這件事情返還原點。
只有大航海真正來臨,整個社會都轉變了觀點看法,那這個政策才能變成基本國策,不會再有翻轉。
只要開始了真正的大航海,未來國家內部矛盾就會大規模減少,不怕養不活人口有人造反了,也不怕工業發展停滯了,更不怕軍事發展停滯了。國家會走向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快車道,再加上這個國家巨大的體量與人口,從而脫離中原王朝歷史慣性,保持一個極為長久的長盛不衰。
其次就是搶掠,中國這片土地,其實是缺少貴重金屬的,金銀奇缺,乃至也很缺銅,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限制經濟與工業的發展。道理很簡單,貨幣數量都不夠,會嚴重限制交易活動。
發行紙幣也是解決辦法之一,但是這個時代的紙幣有一個侷限性,那就是不適合長時間儲存,還有一點就是對外交易上沒有意義,大航海時代,金屬貨幣才是根本。交子也好,存摺也好,匯票也好,內部流通問題不大,但是外部流通是不太現實的。
其次貴重金屬也是工業發展的需求品,貴重金屬缺乏,就得去搶別人的。
甘奇出了皇城,並未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政事堂,他還開始上班了。
反而王安石與司馬光並未直接回政事堂,甚至沒有出宮,而是直接又去請見了皇帝。
司馬光要見皇帝,就是為了阻止甘奇這麼浪費錢,阻止甘奇這個沒有什麼具體實際意義的四百萬貫浪費,甚至不出海最好。
王安石也有司馬光一樣的想法,但是他與司馬光的想法又有一些不同,出海是可以的,但是沒有必要這麼大的規模去出海,花個三四十萬貫可以,花四百萬貫實在沒喲必要,就算甘奇有什麼大計劃,這短期也不見效。
而今眼巴前的事情樣樣要花錢,還不如先緊著眼前的事情幹。
御書房,司馬光,王安石,皇帝趙頊。
司馬光說明的來意,一臉期盼的看向皇帝趙頊。
趙頊皺眉沉默,手指不斷敲打的桌案。
王安石與司馬光一起來就是他的態度,但是他打自內心裡不想皇帝與甘奇真的起了什麼爭端,他來,是希望能緩和這種爭端,希望什麼事情都有一個好商好量,不能壞了君臣之義。
司馬光卻沒有那麼多顧忌,他永遠是一心為國,口中更是直白:“此番還請陛下一定要阻止甘相公,而今從杭州到泉州廣州邕州的馳道正在開工修建,而修建費用卻還沒有著落,與其借貸四百萬貫出海,還不如把這四百萬貫用在此處,此路修成,利國利民,民事軍事皆有大益,哪怕是從汴梁到邕州,旅程也至少可以縮短近二十天的時間。京兆府往甘州肅州的馳道也要開工……再有大軍輜重調動,來去也可節省十幾日……”
皇帝還是不開口。
王安石怕司馬光把事情做得太過,便道:“陛下,倒也不是不讓甘相公派人出海,只是想縮減一下規模,頭前出海只花了三十多萬貫,這次出海擴大規模也未嘗不可,花一百萬貫之內都是可以接受的,陛下可與甘相公商量一下,如此即可。”
沒想到司馬光卻說:“一百萬貫也太多了,依臣之想,六七十萬貫最好。”
王安石連忙又道:“陛下,此事一定私下去說,不可放到朝堂上討論。”
王安石的意思就是要減小影響,內部討論,一旦放到大庭廣眾之下去討論,影響太大,還會牽扯皇帝與甘奇的臉面問題,一旦牽扯臉面問題,就怕事情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司馬光卻又有不同意見,說道:“陛下,臣倒是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