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對方的建議考慮的一遍,然後將覺得有道理的修改了,有異議的部分與對方再做解釋。《風色》編輯部與他對接的編輯倒是很有耐心,與他反覆討論幾次,最終定稿。
新稿件在下期刊出,這速度算是很快了,但也能看出對方對他文章的重視。因為布萊克沒有用本名,所以對方將他視作新作者給了稿費,不偏不倚,卡在中檔。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這樣一篇文的稿費,抵得上他在中餐館三個月的工資加免費食宿。
比起在泛亞連稿件都無地可投的慘況,算是非常不錯了,布萊克心滿意足地想,以前他是怎麼能夠容忍這種生活啊?
有書看,能碼字,有錢拿,布萊克最近的生活過得真的是十分愜意,連老闆看見他都笑問是不是中了彩票。唯有一件事情令人不太高興,那就是在中餐館附近持續晃來晃去的幾朵小小的星雲和魂晶。
對於這些小星雲和魂晶屬於歐盟調查局的可能,布萊克開始雖然有些驚訝和不信,但聯絡調查局的做事風格和考慮問題的思路,他又覺得確實有這個可能。
認識阿曼達確實是一個十分巧合,但是又十分理所當然的過程:他喜歡看書,會去圖書館,認識圖書登記員,這本來就是不可能迴避的局面。加之在歐盟幾乎沒有什麼朋友,將書友當成朋友是更順理成章的結果。可是按照這個思路,因為愛書而成為阿曼達朋友的人實在是不少,絕對不止自己一人。要說唯一不同的是,他不幸地成為了那個親眼看見阿曼達被捕的人。
但決定這一點的並不是他自己吧。
布萊克不知道的是,不僅僅只有他與阿曼達的熟識這一條線,歐盟調查局的調查員正如同嗅到滴到地上蜂蜜的螞蟻,正順著另一條線摸到他的跟前,一步一步加重了他在這個畸形的老怪物眼裡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