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

張希孟稍微沉吟,隨即就道:“主公,我倒是想去,不過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我打算寫篇文章。”

老朱笑了,“先生,你可有很長時間沒寫東西了,必是妙文!”

張希孟道:“也就是關於對外開拓的一點想法,略作對比罷了。”

張希孟說得客氣,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任何文章,都會帶來巨大的反響。當然了,張希孟也不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他確實要用心寫這篇文章,把對外開拓的事情,講清楚,說明白。

其實對外開拓的核心在哪裡?

是不是把人送出去就行了?

或者就是開阜通商,做生意賺錢?

張希孟覺得這都不是對外開拓的真意。

首先,對外開拓,既然是走出去,就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擁有制定規則的權力,如果誰敢不聽,就舉兵討伐,嚴懲不貸!

根據這一條標準,縱觀整個中國歷史,真正的對外開拓,其實不多。

拋開先秦的分封諸侯,嚴格算起來,只有兩次。

依次是漢武帝通西域,一次就是鄭和下西洋。

漢武帝劉徹,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歷代帝王,文治武功的一個巔峰。

他為了對付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歷經十二年,張騫返回,大月氏不復當初,按理說尋找盟友的原定目標已經錯過了。

但是漢武帝並沒有就此打消念頭,而是繼續派遣兵馬使者,經略西域,並且設立西域都護府,派兵駐紮!

這一點非常重要。

正是有了駐軍,西域諸國,才要聽從大漢的號令。

絲綢之路的東段,牢牢掌握在大漢手裡。

而且漢人還不滿足這些,派遣使者,繼續向西,甚至要尋找所謂的大秦。

這種把商路置於自己掌握之下,努力進取,不斷開拓的精神,才是大漢留給後世的最寶貴財富,最珍貴精神。

同樣的,歷史上永樂朝七下西洋,派遣龐大的船隊,不光是大明的近海,包括印度洋,都納入了掌握。

海上絲綢之路,悉數歸於大明掌握。

有不服管教的,立刻派兵討伐,三寶太監,也是滅國無數的狠人,只不過這些國家在大明的眼裡,和一個個的村子差不多罷了。

沒有武力保駕護航,不能掌握制定規則的權力。

這樣的向外發展,根本算不上開拓,只能是被動開啟國門。

張希孟不吝筆墨,盛讚大漢之後,不由自主就把鄙夷的目光落在了趙宋身上。

蒼天原諒,張希孟真不是要黑大宋朝。

只不過他縱觀歷史,想要找一個反面教材,而且大家還比較熟悉的,那一定是大宋。

沒辦法,趙家人的拉胯,根本沒救!

眾所周知,趙宋對外貿易也很發達。

甚至發達到了倭國派遣女子,來到大宋春風一度。

很多人提起這事,都覺得特別驕傲,那叫一個自豪。

只不過要想真的成為壯舉,被後人敬仰,不該是主動出兵,跑去倭國,播撒後人嗎?不愧是趙宋的男人,就是喜歡被動的。

這還只是北宋的光榮事蹟,等到了南宋,就更丟人了。

其實南宋以半壁江山,堅持一百多年,財政收入十分豐盈,海外貿易貢獻極大。

泉州等地,都是當時著名的港口。

如果趙宋是有出息的,那就發展海軍,掌控航路,牢牢抓住貿易的紅利……要這是能做到這一步,沒準趙宋還能推了金國,報仇雪恨。

可接下來的問題就搞笑了,趙宋根本沒控制住海上航路,反而把本土泉州的控制權,拱手讓給了胡商。

等蒙古人殺進來的時候,趙宋皇室逃到了泉州,險些被團滅。簡直是千古笑柄,丟人到家!

這種開放國門,通商貿易,又有什麼意義?

不能主動掌握貿易權力,不能控制商路,沒有強大的武力,保駕護航。

還真不如關門閉戶,老老實實過安穩日子呢!

張希孟總結不同,最後做了乾淨利落的總結。

對外開拓,必須學習漢朝。

主動開啟國門,主動控制商貿,制定有利於自己的規則!

絕不能是被動開門,不能把貿易權力交給別人,不能受制於人。

張希孟很明白講清楚,過去大傢伙擔心對外經商貿易,對外移民,會產生種種問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