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為了警醒眾人,精明的李成桂選擇了趁熱打鐵:“本王更要告訴你們,以前他們只是不想搭理我們而已,因為我們地處蠻荒,路途遙遠,不值得興師動眾。

而大明的太上皇朱元璋起於微末,眼界有限,不明白海洋所能帶來的利益,也就看不到我們的價值和威脅。

可大明太宗文皇帝和當今皇帝就不同了,他們有宋濂、李善長、徐達……等一系列先生教導,眼界比起太上皇強的太多。

更要緊的是,或是為了有相匹配的功績,或是皇位來的太沒有挑戰性,所以他們想挑戰一下自己的能力,不約而同的都將擴張領土當做了目標。

你們發現了沒?就算把打下倭奴的功勞算在太上皇頭上,那大明太宗文皇帝執政期間也是實打實的拿下了小半個蒙古和遼東,還吸引的琉球來投,擒獲了前元皇帝,生前更是逼的呂宋想要效仿琉球。

草原上的環境如何?恐怕比起我朝鮮還要差一些吧,這樣的地方他都看得上,何況我們這裡?

再說當今大明皇帝,他比起他爹來可要楞的多,皇位都沒坐穩呢,第一件事就是攻打呂宋,還順帶拿下了呂宋外邊的那些島嶼。

瀛王誤入?斌王為了救援不得不通殺過去?屁,都是找的藉口罷了,他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如今的整個呂宋承宣布政使司的疆域!

像這樣的皇帝,你們憑什麼認定朝鮮會是個例外?

本王甚至覺得當朱大牛和朱二牛帶隊來通商的那一刻,就已經等同於他們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此話一出,心腹大臣們可就不只是啞口無言了,一個個直接嚇得臉都白了,身體抖動如簸箕,嘴唇顫個不停,彷彿天要塌了一般。

沉寂了半晌後,兀自有那大臣不肯面對現實,抱著僥倖心理:“大王,既然咱們已經預料到了來自大明的危機,不如趁早把事情給了結了。

其一,我們必須宣告高麗王做的事和我們朝鮮王朝無關。

其二,退出已經被我們佔領的女真領土,歸還被我們連哄帶騙搞過來的女真族人。

其三,派人前去大明負荊請罪,賠禮道歉。

其四,斷絕一切和大明的經商往來,讓他們看到我們的謹小慎微。

如此,想來大明就算想對我們出手也沒有理由了,若是他們依舊不依不饒,那不佔理的就是他們了,他們丟不起這個人。”

其他大臣眼睛一亮,紛紛附和。

李成桂再次冷冷一笑:“你們想得太簡單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單靠這樣就能讓大明熄滅對我們的心思?

本王倒覺得這樣做了之後,反而是不打自招,自己把把柄送給大明,到時候我們才真是走投無路。

別忘了,若是本王真的預料準確了,那此次主要的操刀手可是那位斌王。

他先發明器物拿下東瀛,又兩次北伐、收復遼東、獻策建造草原長城拿下小半個蒙古,後出兵呂宋,吞併周遭小島,種種事蹟說都說不完。

無論在文在武、在工在醫,他皆難逢敵手,咱們能想到的,他會想不到?

以他這樣的心性,怕是咱們負荊請罪的人剛到大明,大明的精兵悍將頃刻間就被他領著殺進朝鮮了!”

李成桂每發言一次,大家的情緒就低落一分。

隨著他這次開口,大家徹底無話可說了,只有想死的心情。

而這正是李成桂所樂意看見的。

雖然有點小朱元璋的味兒,但李成桂終究比不上天賦奇才的朱元璋。

其一是個人能力。

人家大明太上皇朱元璋起於微末,一步步帶著兄弟們重建大明,南征北戰,讓華夏重新挺起了腰,還收復了脫離數百年的燕雲十六州,讓南北得到貫通,中原重新有了屏障,在大明無論是論功、論德、論權威、論凝聚力、論名聲……全都是至高無上。

反觀李成桂,雖然同樣是一國之主,但卻是犯上作亂得來的天下,名聲上就差了許多。

為了爭取國內支援,他又讓利了許多給大貴族、大官員、士族豪強、將軍等,以至於治下的百姓活的苦不堪言,就跟被人豢養的待宰豬羊一樣。

哪怕時至今日,他都實際掌權好幾年了,對整個王國的掌控力依舊不算太高,許多事都無法乾綱獨斷。

其二則是國力了。

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朝鮮比之大明,那就像是蠟燭跟太陽爭輝,完全沒有可比之處。

正因如此,李成桂才會召集心腹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