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羅飛機發動機的技術水準,處於世界最前列,能被稱為“世界三大飛機發動機制造公司之一”的它,目前最尖端產品絕不是那麼好模仿的。
他們敢買,韓宣就敢賣,即使被吃透,到時候應該已經換代,何況還有那麼多專利技術,不怕被盜走公然出售,最多就是汲取點技術,用在軍方罷了,客機成品發動機不在禁運列表內,國內什麼都缺,這樣做也是出於無奈。
讓道森秘書通知美國羅羅公司總部那邊,安排銷售員去滬市飛機制造廠商談這單生意,韓宣又陪吳廠長聊了會兒,商談雙方可以進行合作的地方,隨後送他離開。
伊莎貝莉在旁邊聽著,從兩人對話中,可以瞭解到太多東西,一個國家的整個工業體系強弱,影響著包括軍工、電子、機械在內的方方面面。
目前華夏的工業體系,顯然還不完善,剛才吳廠長不止一次抱怨說國外的東西太貴了,說明這個國家不夠強大,至少比目前的巴西差一點。
其實根本原因並不是貴,而是別的國家能造出來的東西,華夏卻造不出來,假如非買不可,就肯定會被別國商人用高價宰,處於壟斷地位。
有些產品,即使出高價也買不到,巴黎統籌委員會已經解散沒錯,但禁運目錄被瓦森納協議繼承了,實行了數十年的禁運規定依然有效,當前共有一百二十項尖端技術包含在內,主要針對華夏。
就拿五軸聯動機床來說,這東西以前華夏造不出來,未來被某家華夏企業造出來了,即使是很簡陋的版本,也使得進口五軸聯動機床價格腰斬一半。
技術比別人落後五十年,只能看著對方吃肉,假如落後十年,就能喝口肉湯了......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新的金字牌匾早就做好,需要有人主持,這塊牌匾在庫房裡一放就是三年,今天終於能掛出來了。
王府門口石板路上,放好一長串紅色爆竹,得知韓宣到來訊息,守候在附近的各國記者們伸長脖子,圍觀正在將寫有“醇親王府”牌匾摘下來的傑森、歐文他們,見到韓宣走出門時候,隨即舉起相機對準他拍照。
府邸換了主人,門牌也要跟著換,這是從老祖宗那裡留下的傳統,不然就不算是自己家的房子。
“醇親王府”這幾個字在門口掛了百多年,已經成為北什剎海畔的一道風景,沒什麼比時間更恐怖,它可以消磨泯滅掉人類留下的一切痕跡。
終於,今天這座醇親王府也消失了,隨著鞭炮炸響,韓宣滿臉笑容掀開蓋在牌匾上的紅布,上面是鄧先生親手書寫的“韓府”二字。
當年這塊牌匾做好時候,韓宣已經離開燕京,直到這次過來才將它給掛上去,這算是大事,趙老頭不敢擅自做主。
花點時間將牌匾掛好,右下角那三個字,勾起太多人的回憶,鄧老一生戎馬,眨眼間已經去世一年多了,記者們從各個角度拍好照片,連央視的人都趕來,想請韓宣做個簡短的採訪。
韓宣答應了,讓趙老頭幫忙派人把爆竹屑掃乾淨進去坐坐……
這次算是私下前來,沒有正式的官方身份,採訪內容大多是些很隨意的“感覺華夏這幾年變化大不大”、“感覺祖國怎麼樣”、“吃得習慣嗎”之類的問題。
答案信手捏來,隨意回答點什麼,感覺能湊夠一篇報道,他們便因為貿然前來而道歉,提出告辭。
上面有人吩咐過,不許來打擾他,這次採訪足夠讓記者們感到滿意。
近百年來,華人在國際上被無視太久,好不容易出了幾位重量級的知名華人,他們因此感到自豪與驕傲,言語舉止間對韓宣都帶有親近感。
就在他準備去收拾東西時候,有人用韓語高聲喊道:“韓宣,感謝你爺爺送給我們朝顯人民的糧食,請幫我向他表示謝意!”
韓宣回頭看看那位中年記者,笑著露出個ok手勢,也用韓語開口說:“好的,先生。
我的慈善基金組織將會另外向你們捐贈二十萬噸大米,希望你的國家能夠度過難關......”
南**分割幾十年,在文字和語言方面形成巨大差異,韓國人對外開放,因此多出許多外來詞彙,兩邊語言發音與意思大多相同,日常對話互相之間能聽得懂。
文字方面的變化略大,朝顯全面禁止漢字流通,而韓國儘管也實行廢除漢字制度,卻不是那麼徹底,如今依舊有人在使用。
這幾年朝顯日子不好過,由於人為和天災原因,根據韓宣得到的可靠訊息,他們國內從1995年到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