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個人因為作惡而行善,從根本上也讓世界上的好事增多,棄惡從善何嘗不是正道?”

“黃口小兒,豈不聞‘有心為善非善也?’”

“仙師指的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嗎?但這樣一來,豈能體現善惡之別?”訟師慷慨激昂:“人王於人間立道定律,凡拾金者,可得三成作酬。在此律之前,多有人拾金而自藏。但自從這一律法頒佈後,經常有人將所得之物還給失主。難道仙師認為,這種主動做好事的人,不應該褒獎?”

清泓莫名的,想到前世“子貢贖人”的故事。

魯國有律,救贖國人,可得賞金。子貢贖人而不受賞,被孔子怪罪。子曰:“賜失之矣!夫聖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這訟師所指,便是教化之意吧?”

世人常愚,達不到聖人的高度,自然不能按照聖人的標準來要求。需要一步步慢慢引導。告訴他們,行善積德可以消罪,或許能讓人間風氣隨之一正。

轉輪王默默點頭,昔年地府十位大君建立審判制度,便是為了引導凡人行善的風氣。

“凡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錯。如果他們因為畏懼地府懲戒而不斷做善事,其實對人間教化大有幫助。”另一位神靈有所意動。比起神道和康帝的意氣之爭,如果能讓人道進一步發展,這才是頭頂大事。為此,他願意暫時放下個人恩怨。

“這麼說,閣下也傾向於善惡抵消?”

“差不多吧。”

五毒神君看看四周,不少神靈露出類似的表情,於是他開口:“說起來,來地府之前我看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神君清清嗓子:“我來之前,見一群民眾抓住一個殺手,想要將他砸死。據說是此人殺死一位樂善好施的大善人,所以被善人恩惠的民眾準備為恩人報仇。”

一位陰王先帝皺了皺眉:“知恩圖報,這是好事。”

神君:“但細一追問,才發覺其中內有隱情。”說到這裡,神君賣了個關子,掃視在場眾多地境高人:“諸位猜猜,這其中的隱情是什麼?”

玉羅剎一琢磨,女王陛下嫣然一笑:“莫非是對善人懷恨在心之人看不慣他行善,所結下的仇人?”

“雖不中,亦不遠矣。”

清泓心中微動,莞爾道:“莫非那善人原是一個假善人。和殺手親眷結仇,奪了他家的家產,害了他家人性命。後半生用殺手家的錢財行善,因此被殺手復仇?”

“道友果然聰慧,正是如此。那善人前半生本是一個盜賊,因為在山中殺了數百商人旅客,奪了他們錢財作威作福。那殺手正是其中一位商賈的兒子。後來強盜心中有愧,便將錢財拿出來行善,恩惠一方百姓。民眾對他感激不已,更有甚者為他立下長生牌位,日夜香火祭祀。若不出意外,百年之後也是我等同道,共尊神壇之上。可惜,他被殺手害死,魂魄歸入地府。諸位以為,這殺手該不該怪罪,而這所謂的強盜善人,又該怎麼處置?”

陰山神女聽後,悄悄問四面王。四面王法眼往鬼門關一看,默默點頭。的確在鬼門關入口,有一個這種遭遇的“善人”。他一臉迷茫,正帶著一身功德金光和殺伐之氣走向鬼都。

太清宗主沉吟道:“這種人……如果用善惡抵消,恐怕對那殺手家眷以及其他無辜枉死之人不公。但如果不用善惡抵消,那他的功德怎麼算?畢竟後半生的功德不假。”

在場高人們聽到這個案例,不覺犯難起來。

此刻,清泓起身對諸仙說:“在下道行淺薄,可聽諸位高論。無非是天人之辨,善惡之別。既然如此,何不換一個方向來看?”他一託頂上金冠,有氤氳之氣幻化慶雲,托起二十四顆寶珠,縷縷玄黃之氣垂照而下。

“咱們所謂的功德,自天人兩道而來。天道功德,更直白一些便是天地法則對我等的垂青。伴隨著我們順天行道,冥冥中契合一方宇宙的法則大道,從而獲得氣運加身。”

玄黃之氣下,頓時湧現一片紫青之氣凝聚地仙天柱。清泓立二十四節氣,迎合天地水元運轉的大勢,故而享有天地氣運,氣運之雄渾不弱資深地仙。

旁邊諸仙聽了,紛紛點頭稱是。

“這種氣運隨天而來,但凡有氣運加身者,殺之不祥。”說到這裡,諸仙默默看向旁邊魔道諸位教主。這些魔門巨擘之所以能活下來,不就是天道氣運不絕,讓仙道無法輕易斬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