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只剩下哭了,二刷三刷才能稍微有點別樣的滋味,四刷五刷……哥們在電影院裡有一種昇仙了的感覺。覺得整個人都被淨化了,怎麼看怎麼覺得世界美好。我家那口子也這麼感覺,於是我們倆就決定領證了。】
二十四小時後,這條微博開始瘋傳,引得不少情侶跑去電影院連刷。
結果……結果只要堅持了四刷的人,還真有不少表示自己也昇華了的。
【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不管之前心頭上壓著什麼,都覺得沒啥了。所以,我和她決定分手了,我們倆看開了,沒必要繼續糾纏了,做朋友比做情人好。】
圍觀群眾覺得……你們那是哭得大腦缺氧了吧?
不過,隨著親身實踐的人增多,除了情侶之外,朋友,夫妻,同學,各種各樣的觀影搭檔開始出現,人們出於好奇,懷著試一試的心情,開始走進了電影院,然後哭成傻、逼走出來_(:3ゝ∠)_《無正義之侵略》的票房開始一天高過一天。
網路出現了新的流行問候語“今天,你傻、逼了嗎?”
十月四日,《無正義之侵略》在北米與歐洲國家上映。
《無正義之侵略》這段時間在華國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杜易諾的知名度,基本上歐米這邊都能同步知道。
畢竟不是他們的歷史,歐米人的態度沒有華國那麼沉重,不過上映之後嗎……
米國那天某報紙的頭條是《今夜讓你哭泣》╮(╯▽╰)╭
不過歐米這邊的思維模式真的挺奇葩的,這樣的新聞出現後,不但沒有制止大家觀影的腳步。反而讓很多之前沒興趣的人跑去電影院,看看自己是不是會被看哭。另外有人表示,自己壓力太大,平常哭不出來,電影院哭一場,實在感覺太爽了。
老外的心思好複雜啊……
棒國在十月中旬上映,也是票房喜人。
日國拖延到了十一月才在國內上映,在此之前,日國的國內不是沒有放映過類似影片,日國的做法是儘量淡化,淡化電影的宣傳,限制上映範圍。只要民眾不知道,不感興趣,看電影的人少,拿這些電影也就沒多大意義。
但《無正義之侵略》顯然是沒辦法那麼做了,畢竟已經在世界範圍內鬧大了,主演杜易諾本人又是個全球級別的,並且在日國有廣泛基礎的巨星。他們越拖延,國內想要看電影的呼聲越大,結果反而弄成了飢餓銷售。所以只能用最後,限制院線的手段了。
結果所有上映影院場場爆滿,不得不加座,甚至於到後來都賣了站票,更有甚者觀眾自帶小板凳的……
對於當年發生的事情,日國國內採取的措施,就跟他們對電影採取的手段一樣,是淡化處理。很多年輕人覺得其他國家揪住快一百年前的,“不知道真假”的事情不放,是很惹人厭煩的,心胸狹窄的一種表現。
另外也是出於人的逆反心理,越說當年的事情不對,當年日國有錯,有非常大的錯,日國國內的人越覺得當年沒什麼大事。
遇到了宣傳當年那些事的書籍,或者影視節目時,日國的國人很少會選擇主動去看的。
畢竟現在的娛樂活動那麼多,何必去看一些無聊的說教呢?
不過相對的,日國國民的風氣就是對偶像極度崇拜,杜易諾的粉絲數,時至今日在日國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量。
於是大量的粉絲,為了支援偶像,就算懷著“可能會很無聊”的心情,依然瘋狂湧進了影院。
他們是皺著眉進去的,嚎啕大哭出來的。就算人們對自己說,那是電影,是虛構的。可電影中的場面在他們的腦海中縈繞不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的去尋找當年那些事的真實。
南京、731、三光政策、慰|安婦、靖國神社……
華國的人覺得自己的國家封鎖真實資料,隱藏真相,實際上各個國家都會做這樣的事情,日國也一樣,大家的區別只是多少而已。但在網路時代,沒什麼東西是真的能夠被封鎖和隱藏的,尤其在東南亞各國的鄰居都很樂意提供真相的情況下。
過去的日國民眾偶爾看到這些資料,第一反應就是“假的!假的!假的!我們國家說了,你們這些資料都是假的,是羨慕我們國家經濟發達,嫉妒我們國家富裕,朝我們身上潑髒水。”
現在的反應變成了:“真的嗎?這是真的嗎?神啊,這些竟然是真的。我們的前輩竟然曾經做過那麼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