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9部分

活炸塌了梧州城牆,所以他很擔心城外的明軍會同樣也使這出手段炸塌南寧的城牆。失去了城牆的保護,哪怕城牆只豁開一個小口子,對於城內守軍的打擊都是致命的。

“大人,城中刁民怕是靠不住了,先前險些叫他們壞了事,是不是把他們…”

一個清軍軍官惡狠狠的看著那些被押到城下的青壯,拿手做了一個殺頭的動作。周圍的軍官見了都是一凜,一個個下意識看向總兵大人,沒有一個人出聲附和那個軍官。

部下的提議讓王國維更是頭疼,若是從前,這些百姓他是說殺也就殺了,但現在真能這樣幹?

南寧已被明軍圍得水洩不通,提督大人又領著主力正在攻打雲南的永曆朝廷,桂林、柳州、潯州根本就沒有訊息過來,看樣子八成不是被明軍攻佔就是被明軍圍了,所以援軍根本是沒影的事,南寧其實就是在孤軍奮戰。真要把城中百姓屠了,城外的明軍能放過他們?

王國維沒有理會部下的提議,其他將領見了也是暗鬆一口氣,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若是真的做出這種事情,他們就是想投降也沒了路子,明軍恐怕真能把他們全屠了。

太平軍撤退後,卻有一騎射來書信,上面言明清軍若再不投降,破城之後則守城官員不論文武,全家老小都要處死。(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

勸降信的最後,依次列了一列列名單,卻是南寧城中文武官員的名單,上至知府總兵,下至主薄把總,無一不登記在冊。蠅頭大的小楷字,密密麻麻寫了不下百餘個名字。也不知太平軍費了多大功夫,才從俘虜的清軍口中把南寧城的底細摸得如此清楚。

這份名單讓清軍上下都吃了一驚,但讓他們更駭然的是,明軍開出的這份名單不但將南寧城的大小官員一網打盡,還在每個名字的後面詳細標註了籍貫。

標註籍貫是何用意?

清軍上下全體啞口,當官的沒有傻子,他們如何猜不到明軍的用意。

非廣西籍的官員對這名單倒不怎麼有切膚之痛,廣西籍及家鄉在明軍控制區的官員們卻當場都變了臉。

太平軍這是拿他們全家老小,不,是拿他們的家族來威脅他們!

降了吧。。。

有幾個兩廣籍的官員在震驚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降了吧,他們可不敢去賭太平軍是在恐嚇他們還是真的準備這麼做。他們實在是賭不起。況且,再守下去,除了讓戰事再慘烈一些,讓死的人再多一些,讓太平軍的怒火再高漲一些,對於局面又有什麼益處?

兩廣籍官員及家眷在南寧的定南藩下軍官相互張望著,他們已經沒有了堅守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南寧知府謝君膽子較小,太平軍攻城時他一直躲在府衙裡,連上城頭的勇氣也沒有,可聽說太平軍弄了這麼一出殺全家老小來逼降的劇目後,他卻不知哪來的膽子代表城中官員向王國維委婉表達了投降的意願。

謝君的膽氣和底氣來自於那些暗中已經串連的定南藩下軍官,或者說,此刻城中,有超過八成的官員意見達成了一致,那就是這城不能再守了,再守下去,死的不光是他們,更是他們的妻兒老小,弄不好整個家族都會被太平軍給血洗掉。這時代,在官員眼裡,升官發財遠遠是不及宗族存續來的要緊的,太平軍真要大開殺戒,那後果可是他們想也不敢想的。

迫於主降官員的壓力,王國維派人出城前往太平軍大營,請求太平軍派人入城商談投降事。

十一鎮的副將、豐正伯熊朝佐主動請令願為使者入城,他說自己十多年都被清軍攆的跟狗一樣,今日終是能看到清軍跟狗一樣被大明的軍隊逼迫,所以無論如何也要進城去看看城內那幫清狗的嘴臉。高進庫和王興商量之後,認為城中清軍不可能有膽量殺害太平軍的使者,所以同意了豐正伯這個請求。

熊朝佐只帶了兩個親衛入城,進城後發現清軍搞了幾百人擺了個刀槍陣,不由冷笑一聲,絲毫不懼的從那幫清兵面前走過,然後來到一眾清將面前,四下緩緩打量了一眼,朝坐於正中的王國維說道:“你們何時降?若降的話,這便開城迎我大軍入城。若不願降,那便莫要廢話,各憑本事,你們若能守住算你們本事大,若守不住,那便帶你們家小一同赴黃泉便是。。。。莫怪我沒提醒你們,桂林、柳州、潯州三府已盡被我太平軍攻佔,你們是指望不了什麼援軍了,所以要降便早降,莫要磨磨嘰嘰的不爽快。”說完,又嘿嘿一聲:“柳州那邊開城晚了半天,我家大帥便叫人將知府蘇謹和提督學政黃鼎全家老小都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