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啟後的總結性著作,也是編撰全國性方誌圖經的開端,影響深遠。“今於大隋聖世,圖書屢出。”
楊廣不僅興辦學校,還訪求遺散的圖書,並加以保護。《封氏聞見記》記載:“煬帝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廊屋,列以貯之。”
隋時的藏書量是中國曆代最多的,大興城和洛陽建有大藏書殿,而最終的成果則是規模宏大的秘書省,在洛陽藏有珍本,藏書總數達37萬餘卷,為了讓兩京的宮、省、官府使用,楊廣下令建造藏有節錄本的觀文殿,隋朝藏書最多時有37萬卷,多類的圖書。可大部份圖書毀於戰火。
這也算是暴君楊廣功績之一,其實有些時候楊廣的行為都像是“明君”,但他比那些昏君的做法對這個國家的危害還大。
徐乾對吳絳仙道:“今天我送你一篇散文。”
吳絳仙崇拜的看著徐乾道:“陛下我很期待。”
楊廣的才華世所公知。
為晉王時,召引陳朝舊官、才學之士柳鈇、虞世南等100餘人,“以師友處之”,於是愛好梁陳宮體。
儘管他的詩歌有的比較粗糙,有的還有宮體輕豔之嫌,但總的來說,他的詩歌反映了他所處的時代風貌,展現了他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負。
他雖是北人,所作卻可雄視南士,薛、盧之輩,自然更不易與他逐北,像他的《悲秋》,又像他的《春江花月夜》都是置之梁祖、簡文諸集中而不能辨的。
又有‘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的數語,曾為秦觀取入詞中,成為絕妙好詞。”
王夫之評楊廣《泛龍舟》曰:“神采天成,此雷塘骨少年猶有英氣。”
楊廣詩文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亡國之君,多被譭譽。
他“好學,善屬文”,並寫得一手好詩,其中較有名的有《春江花月夜》二首。
《春江花月夜》詩題原為陳後主所創,但原詞早已失傳,楊廣曾以此題作曲,他的創作“並存雅體,歸於典制”,其中許多頗有些剛健的佳句,多數詩作都很講究對仗和聲韻和諧,其後才有唐朝張若虛的同題詩《春江花月夜》。
從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詩歌風格是麗而不豔,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從他的現存另一首《夏日臨江》亦可看出此風。
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雲:“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詩中不作王霸之語,而與民間詩人同一風格,確是一種良好的風氣,楊廣詩風功不可沒。
徐乾很享受美人的崇拜,他開啟宣紙,而在一旁的吳絳仙在幫他研墨,現在這幅場景非常的和諧。
徐乾提起毛筆沾了沾墨水然後在宣紙上寫下三個大字,這三個大字是《愛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