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後,不與被考核者見面,直接秘密上報皇帝,然後決定賞罰升遷;
2、今後派往新疆的官員力求品格、才幹優秀,不能再派那些犯了錯誤、上了年紀的大臣來管理新疆。
3、加增新疆官員的“養廉銀”——廉政補貼。比如,伊犁將軍原來每年領取養廉銀三千兩,現在增加一千兩,共四千兩。此外,各級官員的養廉銀標準也相應提高。這有利於新疆官員廉潔守法,也利於國家加強對新疆官員的管理。
4、對參加叛亂的當地群眾不再追究,以示寬大。
5、對這次遠征所取得的可喜戰果用繪圖、畫像、立碑的形式加以紀念,使邊疆乃至全國上下都能銘記。
6、當張格爾押解至京後,舉行受俘典禮。
五月初十,張格爾被解至京城。次日,獻俘於太廟、社稷。
五月十二(公曆6月23日)那天,清廷在紫禁城午門前舉行了盛大的受俘禮。午門前御道兩側排列著皇帝儀仗,百官按文東武西的規矩肅立,禁衛軍官兵服裝整潔,旗幟鮮明,器械精良。道光帝在鐘鼓聲中登上巍峨的午門,升御座就位,一時全場肅穆,鴉雀無聲。只有旌旗獵獵,一派天朝上國的氣象。
贊禮官高唱:“進獻俘虜!”丹陛大樂齊奏《慶平章》。
兵部尚書引導幾名威武高大的清軍士兵押解著已被五花大綁的張格爾行至午門前跪下。兵部尚書高奏:“平定回疆,生擒俘囚張格爾,謹獻闕下,請旨!”
道光帝大聲下旨:“所獻俘囚張格爾交刑部,著王大臣會同刑部嚴訊!”
於是,刑部尚書率衙役登場,在天子腳下從兵部尚書手中接收張格爾,然後,押出天安門,送往刑部大牢。
最後,百官分班朝賀,一時“萬歲”之聲似山呼海嘯。
這是有清一代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在午門舉行受俘禮。
五月十四,道光帝親審張格爾,經過一番象徵###的“審問”之後,張格爾被判處死刑,押往刑場,立即執行。這個給邊疆百姓帶來滔天大難的叛逆終於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平定張格爾叛亂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此戰的勝利無論是從防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還是鞏固中國西部邊疆,維護國家的統一來看,在當時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道光帝一生也把這一業績看成是一件非同尋常的功業,而且,道光朝的這次遠征還帶動了新疆的開發。
此後,清政府在新疆興辦屯田,鼓勵移民,尤其是南疆地區的開發,就是在這次軍事行動之後。道光帝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勵新疆開發,如屯田農戶中有意入伍者,準其在當地當兵;戍邊的內地士兵如果願意在新疆安家落戶,聽其自便;酌改遣犯發配地點,充實南疆,對犯人的年齡加以限制,以“年力精壯”者為主,以利農業生產;內地百姓有願意前往新疆屯田者,“皆官給印券”。此後,新疆各族百姓和睦相處,取長補短,共謀發展。新疆成了米穀豐盛、瓜果飄香的好地方。
此時的道光帝年富力強,銳意進取,面對著日益衰朽的清朝,作為一國之君,躊躇滿志的道光又會有哪些復興王朝的舉措呢?
請看:海運皇糧。
六、海運皇糧(1)
為解決北方糧食不足和保證皇族、官僚以及官兵俸餉的發放,清政府每年需要將幾百萬石糧食透過運河北運至京師。這被稱為“漕運”的國家大政到了道光年間已經是弊端叢生、難以為繼。那麼,漕運究竟遭遇了怎樣的阻礙?面對可能斷糧的危險,道光帝將如何謀劃應急之策?這又導致漕運體制發生了怎樣的變革呢?
【漕糧難運,借黃濟運】
道光四年,年關將近。京城內外買賣年貨的人群摩肩接踵,迫不及待的孩子不時燃響了爆竹,把新年將至的氣氛烘托得更加濃重。忙碌了一年的各衙門官員正準備封印放假,回家過年。
這時,一個驚天動地的訊息傳來,洪澤湖高家堰大堤決口,大量湖水外洩,致使大運河從江蘇高郵、寶應到清江浦(今揚州到淮安)一段水位急劇下降,漕船擱淺,京城糧道斷絕,面臨著斷炊的危險。
這般光景,年是沒法過了。
道光皇帝氣急敗壞,一面下令將南河總督張文浩革職,披枷帶鎖,押赴決口處示眾一個月,讓他好好看看他乾的好事兒,然後發配新疆;同時派軍機大臣、吏部尚書冒著漫天大雪,馳往決口,會同兩江總督孫玉庭等研究對策。
道光為何如此著急?如果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