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總算浮出一絲微笑,“謝謝伍先生的配合,東西我們先帶走,鑑定之後會給你一個準確答覆。如果寶劍是真的,您捐獻國寶的事情肯定會在桃城引起轟動,到時候你出名了,你的店火了,兩全其美。”
第17章:東窗事發(二)
女工作人員說完,從公文包裡取出幾張紙,記下伍子的身份證號和聯絡方式,姓名、籍貫、年齡、工作單位等一項不落。伍子感覺特別彆扭,這就是捐獻國寶的待遇?咋跟審犯人差不多。最後文物局的工作人員給伍子留下一張帶走寶劍的存根,然後三男一女告辭離開。眼瞅著白藍相間的公務車駛出老街,伍子的心裡說不出啥滋味,失落、惋惜、慶幸、懊惱、無奈……總之挺不爽。
突然發生這麼檔子事,打亂了伍子今天所有的計劃,再也沒有心情做生意,更沒有心情去街上淘寶。這把寶劍他可是寄予了很大希望,還指望它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呢,這下可好,煮熟的鴨子硬生生從眼皮底下飛走了。而且搶他鴨子的不是某個私人,而是市文物局,借他個膽子也不敢跟政府部門作對,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伍子最痛恨的還是舉報他的人,這不吃飽了撐得嗎。他敢肯定,舉報者就在老街,而且對他不陌生。老街大大小小近百家古玩店,具體是哪一家他也吃不準。這些古玩店的老闆,平常一臉笑容和和氣氣,見面問寒問暖就跟見到親哥哥似的,實際上背地裡沒少動暗勁兒,挖牆腳、搶生意的事情屢見不鮮。同行是冤家,老街就這麼大,客源有限,競爭自然就激烈。
伍子的小店本來不被那些大老闆們放在眼裡,他本身年齡也太輕,二十歲多一點就開古玩店當掌櫃的,在老街僅此一家。“博古軒”生意清淡自然逃不出那些大老闆的法眼,在他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他們還斷定,不出三年,博古軒肯定關門。事實上也是這樣,伍子已經好幾個月交不起房租,房東把他轟出去只是時間問題。伍子,在老街註定只是個插曲。
事情在前幾天發生戲劇性轉折,一把“吳王夫差劍”的出現徹底打亂了老街原有的秩序。那些店老闆都不是白痴,很多雙眼睛在暗地裡瞄著這把寶劍。只是礙於國家法律,這些老闆才沒有明目張膽收購,清朝以前的青銅器不準交易,這在古玩街絕算不上什麼秘密。如果沒有這條法律約束,那天得到這把劍的絕不是伍子。
伍子把持劍的老人領出老街,美其名曰去文物局捐獻,這點小伎倆怎麼會瞞得過古玩街這些老油條。他們得不到,也絕不可能讓別人得到,舉報只是早晚的事。伍子年紀輕輕,自然領會不到其中內幕,他只知道舉報之人不仗義,但絕想不到舉報之人還十分陰險。最不理想的一種結果:舉報之人恐怕不止一個,而是幾個甚至更多。
伍子的心情鬱悶無比,老早關上店門,躺在床上生悶氣。美好的前程就這麼沒了,他圍繞著成功轉了幾個圈,重新回到了一無所有的地步。上帝就這麼殘酷,剛把他拋上天堂,又馬上從天堂把他扔下來。這把劍如果運作的好,值幾百萬不是問題,如今文物局的同志只給打了一張白條,就理直氣壯把東西拿走,這事兒放誰身上都難以接受。足以改變他生活的一條捷徑被堵死,他不得不重新開始。
不過反過來想想,這個結局已經不錯,政府沒把他當成非法買賣文物的販子抓起來,已經夠照顧他了。人家文物局不是答應給他發獎狀了嗎,那可是金字招牌,以後店裡的生意肯定會好轉。伍子不斷安慰自己,生怕自己想不開,找根繩子把自己累死。
這一夜,伍子一夜未眠,輾轉反側,滿腦子都是那把蓋世寶劍。也難怪,兩萬多塊錢換一張獎狀,這代價是不是忒大了點兒。
第二天是星期天,楚珊發來資訊,今天她不上班,想去伍子這邊的古玩街轉轉。伍子無精打采地答應,他的心思還在那把寶劍上面,那可是他通向成功的捷徑啊。
伍子吃過早飯,在店裡等著楚珊,電話鈴聲又響,是文物局打來的,要他馬上過去一趟。伍子心裡一陣激動,這是要給自己發獎狀啊。如今全國都在搞和諧社會,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就是快,星期天都在加班加點。給自己的獎狀會是多大的呢?三十二開,小點;十六開,還湊活。伍子盤算著發給自己的大紅獎狀該是什麼樣子,最好是燙金字的那種,看著醒目。這東西要貼在牆上,管用不管用放一邊,最起碼看著嚇人。
伍子剛要出門,楚珊也趕到,正好,兩人一起去文物局。
桃城這地方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它不是歷朝歷代的都城,也不是古代的大州郡,屬於古往今來的窮鄉僻壤。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