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皓軒是非常享受的。後世的那些電影電視當中,那麼多的將領稱呼某人為校長的時候,不是很過癮嗎?
當然,吳皓軒可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泡在軍校,他現在負責的事務太多了。除了軍隊的建設之外,政務那邊他是不是的也要插手。特別是農業改革,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工業發展和教育等等,都需要他強力推動。要不然的話,吉林的發展速度根本就趕不上他的預期。
所以,軍校吳皓軒實際上只不過是掛了一個名而已。父子軍校的日常管理的則是一個名叫鄢玉春的人。他曾經是滿清的北洋速成武備學堂的總辦。不過,他並非是袁世凱的心腹。這使得北洋速成武備學堂更名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之後,他就被馮國璋給取代了。
但是,不得不承認,鄢玉春本人還是很有能力的。所以,吳興權特意派人去請他來擔任吉林陸軍軍官學校的副校長。懷才不遇的鄢玉春沒有拒絕,即便吉林是苦寒之地,貧窮落後,遠遠無法和關內相比。但是,也比起他現在的職務要好得多了。
除了鄢玉春自己之外,他還聯絡了十幾名保定軍校的教員一同前來,這大大的加強了吉林陸軍軍官學校的師資力量。
軍校的地址就放在吉林城外,一個剛剛修建的大院子。雖然有些簡陋,但也算是能夠湊合著用了。
9月28日,吉林督軍兼吉林陸軍總司令吳興權出席了吉林陸軍軍官學校的成立儀式,正式宣佈軍校成立。第一期的學員,都是從各個師抽調來的營長、連長和排長一級的軍官,總共上百人。他們從現在開始,將經歷為期半年的速成培訓。半年之後,再換另外一批的人。
在軍校裡面,他們主要學習的將是指揮、後勤、國際局勢等等一系列他們之前根本就無法接觸到的東西,這對於提高他們的素質,非常有必要。吳皓軒甚至號召,各師的師長團長們,有時間也可以來旁聽,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軍校成立的第二天,吳皓軒就趕到了長春。長春兵工廠將正式的投產了。從美國運來的極其裝置以及工人,將使得這座兵工廠正式的運轉起來。
當然,所有的工人和原材料以及機器,都來自於美國。在中國招募的工人們,正在進行培訓。等到兵工廠的規模開始擴大之後,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現在,兵工廠的產量極其的有限。即便吳皓軒劃時代的採取了流水線的作業之後,每個月也僅僅能夠生產一千支步槍而已。這距離吳皓軒的預期目標,還差很遠很遠。
吳皓軒希望,這座兵工廠完全建成之後,每個月能夠生產上萬支的步槍以及配套的子彈。另外,輕重機槍、迫擊炮、野戰炮和榴彈炮都要實現自產才行。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別人卡住脖子。
雖然,現在兵工廠還很小。但是,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只要繼續努力下去,他的目標總會實現的。
不過,很快吳皓軒因為軍校成立以及兵工廠建成投產帶來的好訊息就全部都不翼而飛了。日本人和老毛子簽署了《朴茨茅斯條約》,東北南部地區的利益,都被老毛子轉讓給了日本人了!
第二十五章 囂張本子
PS:第一更到,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陽臺門的用途、血跡天翼的打賞!
日俄戰爭是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遠東的霸權所爆發的一場戰爭,但是,令人痛心的是,這場戰爭卻是在中國的國土上進行的。無數的中國人在戰火當中流離失所,甚至是失去了生命。
俄國人輸掉了戰爭,不得不讓出了東北南部。但是,更大的輸家卻是中國人。在這場戰爭當中,上百萬的中國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更是超過兩萬人直接死於了戰爭當中。這是俄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關中國什麼事?關中國那些無辜的老百姓什麼事?
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太貧弱了,已經成為了列強眼中的肥肉。所以,這些國家才膽敢在中國的國土上進行戰爭的。如果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這一切就根本不可能發生了。
日俄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關於利益的劃分還沒有結束。在美國的調停下,日本和俄國兩國經過了長達近一個月的談判之後,終於簽署了《朴茨茅斯條約》。
《條約規定》:沙俄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經濟及軍事特權,俄國不得干涉。俄國將從中國取得的旅順口、大連灣的租界權及其附屬特權,轉讓給日本。俄國將其所獲之中國南滿鐵路及其支路、利權、煤礦等,無償地轉讓給日本。俄國將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割讓給日本,並同意日民在俄國沿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