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但獅子已經成為聖古羅拉莫形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列奧納多畫的獅子十分精彩。寥寥幾筆就將獅子的光滑曲線描畫得栩栩如生,這肯定以現實生活中的獅子為原型臨摹而成。佛羅倫薩有一個著名的獅子籠,設在執政團後面一個地方。每逢重大場面,獅子會被牽出獅籠,帶到西納里亞廣場,參加“獵獅”活動。年輕時的盧卡·蘭杜奇曾親眼目睹過這一活動,活動是為50年代初米蘭公爵的到訪舉行的。他說,獅子“撲向一匹受到驚嚇的馬,這馬將獅子從莫堪齊亞一路拖到廣場中央”。蘭杜奇還將他1487年去獅籠參觀的經過記錄了下來,“獅子很聽馴獅員的話,他可以走進籠子與獅子有身體上的接觸,其中有一頭獅子尤其溫馴。”

列奧納多無疑也見過這些獅子,在藏於溫莎皇家圖書館中的一張解剖手稿中他回憶道:“我曾在佛羅倫薩親眼見過獅子舔食一隻羔羊的過程,那裡養著25或30頭獅子。獅子在舔了幾口之後將羔羊身上大部分毛都舔掉,然後慢慢吃掉。”這段話寫於16世紀初期,但可能記錄了更早的經歷。有趣的是,這段經歷與列奧納多的“動物寓言”中更為文雅的一段相互矛盾,那段寓言是這麼寫的:“當人們把羔羊作為食物投向籠裡的獅子的時候,獅子對羔羊表現得十分順從,彷彿羔羊就是它們的母親,因此人們常會看到獅子不願殺死羔羊的情景。”'195'羔羊與獅子同居一籠的場景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充滿了感情色彩。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對獅子的真實回憶要更為準確,精煉寫實,毫無畏懼之感。我們能感到他確實去過那裡,表情嚴肅、聚精會神地觀看野獸的破壞的威力。

在《聖哲羅姆》中,如果變換一下視角的話,前景中那頭獅子就變成聖人苦行的觀眾。獅子雙眼望著他,既像是在咆哮,又像是因驚愕而張大了嘴。這張嘴賦予畫面以戲劇性的瞬間,這也是列奧納多想要獲得的效果。leone(獅子)與Leonardo(列奧納多)互為雙關,從某種意義上說,作者這裡是想用獅子代表他自己。這種語言上的聯絡曾出現在列奧納多作的一個畫謎裡,該畫謎作於15世紀70年代末,是為了取悅米蘭宮廷而畫的。畫謎上是隻被火焰吞噬的獅子,獅子旁邊是一張桌子。畫的標題是“leonardesco”,即leone(獅子)+ardere(燃燒)+desco(桌子)。“leonardesco”自然也是“列奧納多”這個名字的形容詞形式,畫謎也因此指代自畫像或個人標誌。列奧·巴蒂斯塔·阿爾貝蒂也曾在《寓言集》中使用過類似的雙關語——leon與leone雙關,他將自己比作一隻“渴望光榮”的獅子。列奧納多應該也讀過這部作品。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聖哲羅姆》與獅子(2)

如此說來,獅子的出現就象徵畫家列奧納多本人的出現,說明他也看到了聖人的痛苦。

畫中的地貌特徵非常奇異。繪畫中的聖哲羅姆一般都是坐在隱居的洞外。而這幅畫中右上方呈方形的空間可能是洞的入口,但隨著畫向遠處伸展,出現了一座教堂,那方形空間因而就變成了窗戶。我們是否就是身處洞中,眼睛向洞外看去呢?這幅尚未完成的作品至少不會給出答案。令人難忘的《巖間聖母》畫於幾年之後,作者也將畫中場景設在一個詭異的巖洞裡,透過岩石間的縫隙我們可以看到遠處的景色。

這兩幅作品中的背景似乎與《阿倫德爾抄本》中一段饒有趣味的文字有著某種聯絡。文字描述了他望向一個黑洞時的心中感想。其頗為花哨的筆跡是第一佛羅倫薩時期的他所採用的筆跡,因此我們可以推斷這段文字大概寫於1480年前後,與這兩幅畫創作的時間大致相同。那頁紙上先是有四處描寫火山爆發的片斷,文筆誇張而又做作,比如“噴薄而出的火焰”等。列奧納多接著筆鋒一轉,為我們講述了一小段故事或生活片斷,文筆非常流暢:

在暗色的岩石上走了一會兒後,我來到一個巨大的山洞前,之前從未聽說過這個山洞。我在洞口前佇立了半晌,一臉驚訝地望著它。我俯身向下,左手靠在膝蓋之上,用右手遮在低下的額頭上擋住光線,不斷向下彎腰,向洞裡望去,很想知道洞裡到底藏著何物,可是洞裡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我在那裡張望了許久,心中突然湧起兩股情緒——恐懼和渴望,既對森然可怖的黑洞感到恐懼,同時又渴望知道洞裡是否藏有奇妙之物。

這段文字是列奧納多對文學創作的初次嘗試,但生動逼真的語言表明裡面含有幾分回憶的成分,很可能是來自童年的記憶。這跟對風箏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