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6部分

許可權極大。他此番聚集諸將到南京,既有大事要辦,又要藉此震懾諸將。

他向金小鼎輕輕招手,金小鼎取出一份詔書呈上。

“我才向聖上請了一份聖旨!”翟哲坐在座位上展開詔書,那不像是聖旨,倒像是他的家書。

“蕭之言,封榆林將軍,李志安,封廣平將軍,金聲桓,封太平將軍,李過,封荊州將軍;李來亨、袁宗第、鄭遵謙、孫之敬、車風、弓辰、陳虎威、陳誠皆升總兵!”他收起聖旨,臉色嚴肅,道:“從今日起,總兵不加地名,鎮守各地另有命令。”

被唸到名字的人都心中歡喜,他們接到來參加此次軍議的命令後,心中已經有了預感,但真到聽到這個命令時,各人還是抑制不住心中的興奮。

蕭之言和李志安繼左若和逢勤之後被冊封將軍之名,兩人都感到意外。

蕭之言才因刺殺案被貶到荊州,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竟然還能升官。李志安南下時在軍中實權曾經僅次於左若和逢勤,但杭州守城戰後,他再也得不到獨領一軍的機會。金聲桓倒是覺得自己理所當然。他獻出南昌,在湖廣徵戰中一直不遺餘力,他的功勞翟哲都看在眼裡。李過是忠貞營的代表人物,理應得到一個將軍的職位。

蕭之言抬頭看翟哲,翟哲卻沒有看他。他雖然不在乎這個將軍的名號,但心中還是湧上一股暖流。

翟哲語氣一轉,接著說:“各位且莫高興太早,官職越大,要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大將軍府下不要只領軍餉,不做實事的人!”

“諸將麾下都是我大明正兵,從今往後總兵轄定員一萬兵馬,將軍轄定員兩萬兵馬,不得私自擴招兵馬。正兵的兵仗、號服、兵器都由大將軍府統一發放。從今往後,軍餉也由大將軍府核實,兵部發放,軍中百總以上武將均上報大將軍府和兵部做名冊記錄。總兵以上調任異地最多可帶三百親兵,所以諸位原有豢養的家丁,要麼歸於正兵,要麼解散了吧。””

翟哲聲震如雷,大帳中瞬間安靜下來。

大明因軍餉經常被剋扣引發軍中家丁制已成慣例,各鎮兵馬等同於總兵的私兵,朝廷一直深受其害。翟哲也是抓住這個漏洞才能從寧紹起兵,但他決不能容忍這種混亂的體制一直延續下去。

每個人心中都在盤算,大將軍的策略對自己的利與弊。如李過麾下有忠貞營六萬多人駐守荊州,按照新的體制,他只能統轄兩萬兵馬。金聲桓麾下也有三萬多人,那多餘的兵馬該如何處置?

翟哲很快解除了他們的疑慮。

“各總兵精選能戰士卒,其餘兵馬要麼歸農,由各地官府安置,要麼劃歸各地府兵!”

府兵歸各鎮巡撫和總督統轄,農時耕田,閒時操練,屬於半募兵制,正兵則屬於全募兵制。

眼下大明的財政無法擔負起現有兵馬的軍餉,與其讓各鎮兵馬混亂,不如把那些在軍中混日子的人劃分出去。改制後,大明六鎮將軍,十八鎮總兵,同三十萬正兵,對湖廣和江南兩地,已是承受的極限。這還不算劉承胤和閻應元麾下兵馬。

如此改制的好處是正兵可以名正言順不受地方巡撫和總督統轄,只與大將軍府和兵部發生聯絡。武將從此不受地方文官的壓制,對在座的有些人還是很有**。

翟哲目光巡視帳下,道:“此番軍中改制,事起倉促,難免有疏漏之處,我請諸將來正是為了集思廣益,在座諸位可暢所欲言。”

軍制改革在他腦中已經運轉了幾百遍,他其實一直在等收復襄陽這一刻。

他集結眾將,也是煞費苦心,先封賞了四個將軍八個總兵,以減少阻力。此次改制,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忠貞營,但他連封忠貞營一個將軍,兩個總兵也算是施恩甚重。

果然如翟哲所料。

李過第一個站出來發問:“若府縣無法接受那麼多府兵,怎麼辦?”他本不願意當出頭的椽子,但忠貞營幾萬人隨他好不容易活到今天,他無論如何也要給帳下士卒找一條生路。

翟哲道:“湖廣、江西諸府都沒有府兵,幾萬人還是可以安置的,有些年老體弱的人,莫要讓他們還過刀頭舔血的日子!”

他既然做出決斷,已經把方方面面都已經考慮周到。如此一來,忠貞營將被打散在各地,無法形成盤踞荊州的勢力。

“我給諸位三天的時間,有難處儘管提出來。三天之後,若無異議,大將軍府會派出監軍使,督促各鎮完成改制,今年年底之前,各軍整頓完畢,明年將揮師北伐!”

翟哲坐在椅子上,如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