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己需要培養智囊人才和戰鬥人才,哪個國家敢來搞事情,我的戰鬥力直接把你滅了,一國出動我就滅你一國。全世界敢出動,我就敢滅你們全世界,讓自己國家統一全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蕭易下了第二個決定!
。。。。。。
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不斷在心中浮現,這些失去所有的力量在這個凡人世界都能弄出這麼大的動靜?那麼可想而知他們的附屬宇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又是一個怎麼樣的神。
從古往今看來,在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第一位就要屬於姜子牙了。
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縱觀姜子牙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臺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周朝從古公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稱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建立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際遇。前半生懷才不遇,窮困僚倒,七十多歲仍一事無成;後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這就是被後人奉為神祗的歷史巨人姜子牙。他追往古而知來今,通古今之變,知勝敗之勢,曉民眾之意,精文武之道,操攻取之術,為文王、武王之師,傾商立周,興周盛齊,救民於水火,為後世開創了弔民伐罪,恩及百姓的範例。百世而下,被尊為武聖,太公兵家宗師,堪稱當之無愧的千秋軍師第一人。
這樣一個人物最終創世成功進入大世界,蕭易很是遺憾,要是得到他的相助,那自己該有多麼輕鬆。可惜了。
蕭易只希望以後在大世界中不要與此人為敵。
在姜子牙之後,更是出了不少奇人和智囊人物。
就比如智士能臣千古奇人范蠡,興漢三傑之首張良,蜀漢軍師諸葛亮,神機妙算劉伯溫。
蕭易懷疑,這些人多半就是姜子牙創造的世界來的人。
第七十二章 選擇
不管他們是或者不是,蕭易都想把這些人給拉過來,浪費實在是可惜了啊!
當然!這些只能作為智囊謀士,出謀劃策還行,要是管理一國倒是有些懸了。
蕭易現在主要想找一個管理人才和戰鬥人才,還有商業人才,其後才是智謀人才。
畢竟現在國家還算太平,沒有那麼多陰謀詭計打仗之類的,謀略這些現在沒啥用處。
現在找一些管理人才和一些將才才是最主要的。
有了管理者,有了戰鬥人才,在這個世界還能怕什麼呢?誰敢來犯,直接武力解決!不聽話的渣渣直接滅了就滅了!
至於管理的人才蕭易的心裡第一感覺就是秦始皇嬴政!
能夠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和貨幣,建立中央集權,這樣的人誰敢說他沒有管理能力?
秦始皇之前還有那麼多人,又有誰做到他這樣的成就?
所以蕭易覺得秦始皇應該是一個非常霸氣的管理人才!
要是他幫忙管理,誰還敢來撒野,可能都不需要蕭易發話,秦始皇直接就能把他滅了。
至於秦始皇的野心,蕭易也不在意,這麼多世界還不夠你一個人折騰了啊?要的就是要有野心的人!
沒有野心,你還怎麼幫忙征戰大世界?
至於秦始皇的後期的是非功過,蕭易也不想管,既然那麼想要尋求長生,那麼我便給你長生又如何。
把你挖過來,應該是最輕鬆的吧,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