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比較好做。
陸輕輕想了想,削出窄窄的薄木板,長板是門的高度,數量很多,短板是門的寬度,只有五塊,都是比照著土房流出來的門框大小來弄的,然後像編籮筐那樣,長短板縱橫交織地編出一面門板來。
這塊門板的一條長邊是整齊的,另一邊則短板都會空出來約五厘米的一段距離。
陸輕輕又找了一根足夠筆直的,大概手臂粗細,較門板高度略長的木頭,對照著短板的位置摳出五個又扁又深的槽來,然後將短板空出來的那頭安插進去。
如此,這塊門板便有了個軸了。
擔心這個軸脫落,陸輕輕還用細繩固定了一下,順便將門板四周都用繩子纏繞了一遍,以免小木板們滑脫。
然後陸輕輕在土屋門的位置的一側上下均掏了個小洞,將門板的轉動軸插進去,這樣門就可以轉動開合了。
一扇簡易的木門就做好啦!
當然還要添上門把手,還要設定門栓,還要加固門的轉軸。
陸輕輕對這個實在是業餘,好在她見識過那種古老木門的結構,但很多細節也不過是出自她的想象,她也需要一步步去摸索,所幸最後的成品醜是醜了點,但好歹能作為一扇門來用,至於更好的設計,就要靠部落裡潛在的人才們了。
窗戶的花樣就多了,陸輕輕腦筋動了動,不由又心癢癢地動了diy的念頭,嘿嘿嘿地在地上花了個支摘窗的設計圖。
支摘窗又叫和合窗,分為上部分的支窗和下部分的摘窗,支窗可以用一根竹根從下往上地支起來,而摘窗則可以取掉,支窗和摘窗可以大小相等,也可以一大一小,就看個人喜歡和當地氣候特點了,貌似比較複雜的支摘窗還可以分成上中下三部,不過陸輕輕要做的肯定是簡單點的支摘窗,她能力有限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