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想著,讓軒敬銳來牽制大皇子和三皇子。當初皇帝身體抱恙,大皇子和三皇子鬥得眼睛都紅了。結果,皇帝沒死成,硬生生熬過了被太醫據說是“大劫”的疾病。但那大劫也是拖垮了皇帝的身體,皇帝的精力根本不足以剷除盯著他龍椅的大皇子和三皇子,再加上大皇子背後的皇貴妃和三皇子背後的皇后以及他們背後的利益集團。而這時,亮眼的軒敬銳就成了他的首選。
而大皇子和三皇子則是不想軒敬銳繼續在邊疆待下去,生怕一個不小心,那十萬大軍就成了軒敬銳的囊中之物。要是軒敬銳一個偏差,舉兵入京……
三人一拍即合,軒敬銳就進京了。
進京之後的軒敬銳日子過得慘兮兮的,習慣了邊疆的直率作風的他對於京都彎彎繞繞的算計暴躁得要死。偏偏他還被掣肘,熬過兩三次險些覆滅的“大難”,軒敬銳也生出了一點彎彎繞繞的腸子。和大皇子、三皇子的算計也是有輸有贏,雖然輸的次數比較多。
像是這一次南方治水就是軒敬銳被迫跳坑的例子,南方富裕,富裕之後必然生出*。而大皇子和三皇子自然也是不可能放過南方這麼大個錢袋子,可以說,南方的勢力盤根錯雜。一個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民憤民怨。
大皇子和三皇子打的算盤很好看,他們就是想要軒敬銳得罪當地的勢力,然後在吩咐他們私底下的人攪和攪和。軒敬銳治水就會必敗無疑,輸了的軒敬銳回來之前的時間,就足夠他們動動手腳,讓軒敬銳徹底失去奪嫡的可能性。
只是,他們沒想到被追殺的軒敬銳進了盛谷,認識了沈千頤。而沈千頤正好需要一個身具龍氣之人……
沈千頤的三條計謀就平定了水災,而程大夫的出現,更是終結了水災之後必定出現的瘟疫。於是,軒敬銳森上的功勞更大了,光環也更大了……
軒敬銳回訪盛谷的時候,沈千頤就已經打包好行李。這個行李主要是指盛谷谷主給沈千頤配置的易容膏,當然還有配方。臨走之時,還將一個忠心的僕人撥給沈千頤,這個僕人還是個哥兒,名喚阿年。好在哥兒比爺兒細心,讓哥兒跟著上路,還可以託詞是想要過得舒心一點。
當然,這個哥兒和沈千頤的年齡相仿,在沈千頤回盛谷之後,就一直跟在沈千頤身邊。臨行前,沈千頤也和這哥兒攤牌了,畢竟他現在還未成年,十五歲的成熟還需要靠這哥兒幫忙打掩護。
在出谷前,盛谷谷主還將成年禮給舉行了,有軒敬銳旁觀。沈千頤琢磨著,這旁觀也有警告之意。成年禮過後,沈千頤就算是成年了,有些事也能自行處理,不需要監護人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沈千頤是和軒敬銳平等的。成年禮後,得到了“慎思”為字的沈千頤就跟著軒敬銳離開了。
來到京都以後,沈千頤就在軒敬銳的銳王府住下了,以一個謀士的身份。又出於種種原因的考慮——其實是那張臉太過出格,軒敬銳打算讓沈千頤作為一個殺手鐧。對此,沈千頤也毫不在意,反正他對這些並不在意。只是軒敬銳的鐵桿粉絲都知道沈千頤的存在,這個鐵桿粉絲可是特指跟著軒敬銳從不受寵的五皇子,一路走到如今能與大皇子、三皇子對抗的銳王的地步的下屬。
不是每個人都能會慧眼識金,自然的,這個鐵桿粉絲也就三個。一個是現今兵部侍郎蒲嚮明,一個是外放在外的甄同濟,最後一個就是遠在邊關的金直覓。前面兩個,沈千頤都見過,也就剩下邊關的金直覓尚未見面。
根據情報說明,這金直覓的性子有些……
晚上,沈千頤微微闔目,阿年則是站在沈千頤面前輕手輕腳地給沈千頤換藥。這個換藥自然是指眉間的易容藥,阿年看著自家主子眉間的花印一點一點顯露。那花苞顏色豔紅,形狀清晰,看著就讓人心旌動搖。特別是他的主子面板白皙細膩,這點是許多哥兒求而不得,那點豔紅放在這無一處不完美的臉上,就更是多出兩分奪目。
阿年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自家主子要遮去花印,明明……明明主子比那所謂的軒國第一美人柯英兒要漂亮多了。但不解歸不解,阿年是不會去多嘴的。他只是一個奴僕,要不是沾了主子的光,怕是連盛谷都出不得。而且主子那麼厲害,阿年他還沒發現有哪個爺兒配得上主子的。既然沒有合適的,還不如主子就這麼單下去,反正他阿年會一直跟在主子身邊,不會讓主子孤單的!
阿年仔細看了看沈千頤眉間的花印,有些擔憂地說:“主子,花印有動靜了。”
這個有動靜是指眉間的花苞要綻放了,哥兒眉間花印的綻放是哥兒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時段。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