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頭。
他知道這個青年是個有學問的人,據說是個秀才,以後可以當官的那種。
在蒲昌老家,他們都稱呼秀才為老爺,大興這個地方就是不一樣,連秀才老爺都很友善。
要是那個小吏敢剋扣自己一文錢,只要告訴這個秀才老爺一聲,立刻就能要回來,而且那個小吏也會倒大黴。
哪裡像家鄉的那些秀才老爺,一個個都鼻孔朝天。
蒲昌朝著自己臨時的家中走去,路上經過一個小販攤位,思量著要給自己家人買一些什麼回去。
畢竟家人跟著自己過了太多的苦日子,現在自己一天掙的錢已經足夠養活一家人了,況且自己的那個家也該添一些東西了。
不一會,蒲昌掂著很多的東西回到自己的家中,瞬間這個家裡面充滿了歡聲笑語。
和蒲昌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很多,每個人領了工錢之後,都會或多或少的提一些東西家中。
今天整個京兆都是充滿歡笑的一天。
第二天,賑災司中。
杜如晦興奮的來到了楊侑的書房,直接打斷了姚思廉的授課,激動的高聲道:“代王殿下,成功了。”
姚思廉怒視杜如晦,杜如晦卻狀如無視,繼續興奮的說道:“和沒有發工錢之前相比,昨天一天完成的工程量抵得上之前的五天的總和”
楊侑雖然早已預測到了結果,聽到這個訊息同樣也是很振奮,只有姚思廉還是,滿臉震驚,有些吃驚竟然有這麼多的差別。
楊侑見到姚思廉不解,會心一笑,心中暗道:“誰都知道大鍋飯要不得,還是市場經濟好!”
杜如晦接著道:“現在大興僱工的價格已經回升道原來的水準,甚至下午的時候還超過了原來的價格。”
其實給賑災司幹活的價格雖然低了一些,但是勝在量多,只要幹得多,就能得多,僱工的價格雖然高一些,但是活少,有時候根本就接不到活。相比之下,還是留在賑災司穩妥一些。
“杜大人果然大才,老夫佩服!”姚思廉不得不服氣,貌似現在杜如晦做得的確比自己好。
“姚侍讀客氣了,克明能夠這麼順利,全賴姚侍讀留下的豐厚的底子。”杜如晦謙虛道。
“好了,你們兩個不要再謙讓了!”楊侑制止了二人的相互恭維,問道:“現在工程加快了,工期必定會縮短,杜如晦,還有什麼打算!”
杜如晦想了想道:“現在人力已經剩餘,我們可以重新開設一些工程,這些工程的工程量一定要大,能夠容納很多人,而且能夠產生一些實際的效益。不如就修建水利,這樣可以照顧很多京兆的農民,可以讓農民感受到代王殿下的恩澤!”
恩澤,那不就是收買人心嗎?楊侑和姚思廉對視一眼,都從對方楊侑眼中看到了讚賞的眼神。要是讓老百姓對代王殿下感恩戴德,那樣的話一切都值了。
在楊侑的支援下,杜如晦又有了大動作,直接成立了水利工程隊。
水利工程隊的任務並不是修建新的水利工程,而是重新疏通一些老舊的,不能用的水利工程。
這些水利工程,有的是年代久遠,年久失修,有的是各個村寨的矛盾相爭,荒廢了下來。
水利隊憑靠強大的人力,修通一段漢朝時期的半廢棄的水利工程,當水流源源不斷的湧入之後,立刻引起來轟動。
方圓幾十裡的人都來圍觀,羨慕之後,就開始想,要是是能夠將自家地頭上的溝渠修通那該多好呀!傻子都知道只要水源充足,明年的收成一定好。
所有的村寨都想讓水利工程隊先來修建通往自己村莊的田地,爭奪水利工程隊的優先權的人越來越多。
畢竟早一天將這個水引到自家田地,就足以保證自家田地幾十年的好收成,無論是地主還是普通農戶,這都是不可抵擋的誘惑。
這對於一個地地道道的大興地主劉老爺子來說,同樣也是一個不可抵擋的誘惑。
劉老爺子一臉愁容的看著自己田地裡乾涸的溝渠,陷入成沉思。
劉老爺子是一輩子的京兆人,經歷了後周和隋朝兩個朝廷,一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看著自己的家族壯大,這片土地就是他的命根子,是家族延續的保證。
“父親。”大兒子劉茂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
“事情可曾辦好了,賑災司的人是否答應來我們劉莊了?”劉老爺子有些焦急的問道。
劉茂的深情一下子低沉了下來,有些諾諾的說道:“沒!前面的柳莊、李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