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究竟是什麼?那是什麼地方?那些是什麼人?”他著實不解。
這些幻像讓他苦惱不已,就像他之前在幻覺中看到愛娃和無限迴圈的階梯一樣。他相信,原先生也曾經看到過這些,但在長久找不到答案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放棄。
再向前走,林軒竟然在山崖上看到了一個巨大而突兀的卍字,而卍字的橫豎走向,跟神山岡仁波齊上的那個著名卍字一模一樣。
藏語中把“卍”稱為“雍仲”,意為“堅固”,象徵光明,還有輪迴不絕。
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岡仁波齊峰,據《佛學小辭典》解釋: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苯教時期,崗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苯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苯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公元前5至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剎獲得解脫的地方。印度人稱這座山為kailash,也認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裡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溼婆,就住在這裡,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游都在此發源。
“這裡的卍字元號與岡仁波齊有什麼樣的聯絡呢?”林軒壓下這些毫無頭緒的紛亂問題,腳下越來越快,要找到那巨大機器的源頭。
在雄巴村時,林軒見到過大批趕往岡仁波齊的印度朝聖者,而且幾個世紀以來,崗仁波齊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至今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座世界的中心。
中國的旅行者把目光投向這塊聖潔之地不過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