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她這麼累,蕭雲卿便捨不得了,又替她揉著太陽穴,趁她精神放鬆下來的時候,便問道:“還差多少?”
“因為擔心有變故,也沒有提前著手,今天簽了合同才開始佈置的。所以現在只是先弄一個大體的框架,把初步的設想準備好,至少明天得先堵住那些股東的嘴,讓他們不至於一開始就否定了我。只要他們同意了這構想,讓我爭取到時間,我再慢慢的補充細節。”寧婉說道,按了按眼皮,緩解一下有些乾澀的雙眼。
“給我看看行嗎?”蕭雲卿試探的問。
這男人小心翼翼的態度讓寧婉禁不住的笑了起來,恐怕他是害怕自己貿然插手,會讓自己誤會他覺得她實力不行,惹得她生氣。
她抓住他正按著她太陽穴的手,把他從自己的身後拉過來,並主動將筆記本的螢幕微微的轉了一下,讓蕭雲卿能夠看得更清楚。
“本來我也是打算寫完了給你看看,讓你給我提些意見的。”寧婉邊拉著他的手,邊說,“雖然我跟在戚少身邊學了不少,可是真正接管一個公司,畢竟與跟在人手底下幹是不同的。接管公司靠的是大局和眼界,對整個公司的掌握,市場的走勢,以及公司內部的平衡等等等等。”
“可我以前,也只不過是按照戚少的吩咐做而已,這跟掌管一個公司差的太多。兩年的經驗,對我而言太少太少,我還不至於自大的以為自己就很牛了。”寧婉笑說,“我啊,還需要你這個前輩多指引呢!”
她轉動完筆記本,便主動將椅子讓給蕭雲卿來坐。
蕭雲卿坐下後,順勢也將寧婉拉到自己的腿上,把她護在懷裡,又擺正了筆記本:“咱們一起看!”
他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說話吐出的氣息吹進了她的耳朵裡,癢癢的。
不過蕭雲卿這次可是沒起什麼歪心思,認真的看著她的計劃書。
計劃書寫的比較粗略,正如寧婉所說,也只是一個大體的框架,和她對“寧氏”今後走勢的一個構想。
以及在現階段,以“寧氏”目前的情況,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先開啟一個局面。
因為現在“寧氏”的狀況,即使是他收了手,不再截斷“寧氏”的生意來源,可因為“寧氏”本身元氣大傷,也是難以恢復的了。
而且,在報告中,寧婉還指出,“寧氏”之所以會出現現在這麼一種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寧氏”針對的產業太過單一,對於外力也太過依賴。
太依賴凌家的幫助,也太依賴大部分的固定客戶,以至於這些外力一經撤走,“寧氏”立刻就被抽空了。
因此,在報告中,寧婉指出,在“寧氏”積極的恢復固有產業貿易的同時,也要開始循序漸進的,慢慢的拓展一下別的領域。
蕭雲卿看著,不由自主的點頭。
“你的想法很好,以‘寧氏’目前的情況,再加上你本身的身份,與這份計劃配合,很容易打動那些股東們。”蕭雲卿說道。
“只是有一點,‘寧氏’在T市一直是一家比較傳統的公司,數十年一直堅持著水產品這部分的生意,可以說,這公司從骨子裡就已經是傳統的,固步自封的。”蕭雲卿分析道。
“寧宏彥從接管公司以來,就一直在守成,並沒有給‘寧氏’帶來什麼新的生機與更高的業績。這也造成了公司內部上下,從董事到職員,都是如此。他們固步自封,並不願意做創新,認為那是有風險的。”
“尤其是那些股東們,都是比下有餘比上不足的老傢伙,越是這樣的人,就越是既想要賺大錢,又不想承擔風險。再加上,人到老了膽子就特別小,他們會擔心如果創新了,非但沒有給他們帶來預想的利潤,反而讓他們虧本。”
“可是,當一個公司尋找新的發展方向的時候,開始是摸索磨合的階段,都會有些磕磕碰碰,再大的公司也不敢保證他們的創新發展一定會成功,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而那些股東們,也正因為知道如此,更加的害怕去創新。‘寧氏’難以為繼的這段日子,就是讓他們再往裡投些錢,他們都不樂意,更何況是在他們看來,是虛無飄渺,誰也無法預料成果的創新呢!”
“你這路子是對的,可是難就難在那些擋路的股東們身上。”蕭雲卿解釋道,“若想只憑這計劃框架打動他們,難!”
寧婉點頭,眉心禁不住的又糾結到了一起,兩邊的眉頭都快要接觸上了。
“這也是我一直在糾結的問題,這份計劃書之所以做的這麼慢,就是我在一邊寫的時候,一邊想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