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他常常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還打過我一次。他有暴力傾向。”
一位經常挨丈夫打的女性和自己的好朋友商量離婚的可能性:“我問過許多好朋友,他們都勸我不要離,說離了婚帶個孩子很難。我心太軟,真正要離開他,又怕他傷心。他打了我也是這樣,他一道歉我就原諒他了,無論吵得多厲害我都不記仇。”
家庭暴力中除了丈夫對妻子施暴,還有對子女的暴力:“我們兒子16歲的時候,他為一件小事打孩子。他打了兒子一耳光,就那麼寸,耳膜穿孔。從那以後,兒子瞧不起他爸爸,可又特別懼怕他爸爸,不知怎麼才能躲開他,又躲不開他。我覺得夾在他們倆中間特別為難。”
有的女性認為自己的性生活應當屬於婚內強Jian的範圍。一位女性這樣說:“結婚一年之後,我生了個孩子,因為帶小孩的事我們經常爭吵,感情越來越壞。
性生活也不行了。他每次都像強迫似的,我認為是婚內強Jian。有幾年,他經常打我。他要幹,我不幹,他就打我,把我鼻子都打流血了。我不知道用什麼能制住他,就不跟他同房。就為這個他打我,不是打著玩的,是真打,打完就強Jian式地做那事。我感到很屈辱。這種情況持續了六年。單位裡的人看出我捱了打,問他為什麼打老婆,他說是因為我不會幹家務活。那段時間我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這位女性認為她丈夫有點虐待狂,她說:“他力氣特別大,我看他有點虐待狂,可他不承認,他說,我又沒有在外面強Jian女人。他這個人在溫柔裡體會不到快感,只有在施虐中才能得到發洩。”這位女性還自我解嘲他說:“我從雜誌上看到有更慘烈的,有女人被丈夫捆起來打,拿菸頭燙什麼的,這樣一比我覺得我的遭遇還不算太壞。”
有調查表明,家庭暴力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傳染病,是婦女致傷的一個主要原因。在美國的家庭暴力中,95%的受害者是婦女;在美國婦女的一生中,每四人有一人會遭受其家庭伴侶的暴力侵犯;每年都有約600萬妻子受到丈夫的虐待;每年約有2000至4000名婦女被毆打致死;美國警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應付因家庭暴力打來的電話上;所有警察受傷的40%和死亡的20%是被卷人家庭糾紛的結果;被謀殺的婦女中有60%是死於熟人之手,最常見的情況是分居和離婚的婦女被男方設陷阱加以謀殺;因傷住院的婦女中有20一30%是被性伴侶傷害的;產婦中有17%報告說在懷孕期間受過暴力侵犯。一個樣本容量為2000人的隨機抽樣調查表明,在1979年,有16%的夫妻之間發生過暴力行為(從打一巴掌到真正的毆打);整個婚姻關係期間平均約有28%的夫妻之間有暴力行為。關於婚內強Jian的普遍程度的一項調查表明,在美國舊金山地區,12%的已婚婦女報告自己曾經歷過婚姻關係中被強迫進行性茭。(海特,第400一407頁)在法國,有200萬婦女經常遭受男人的虐待;在德國有400萬婦女遭受丈夫的虐待。有調查表明,在猶太家庭中,丈夫對妻子的暴力很普遍,其實猶太教義並不贊成家庭暴力,也是主張對施暴者加以懲罰的,同時應當對受害者給以補償。以色列的一項調查表明,受虐婦女的生活環境同監獄極其相似:與世隔絕,受害人被割斷了與外界的資訊聯絡,喪失了來自外界的物質與精神支援。
傳媒揭露的一個印度婦女個案引起公眾的關注:她被姻親殺害,原因是婚後八年其父仍不能交齊嫁妝錢。這一案件使人們對在印度針對婦女的暴力狀況有了認識。移民婦女中的家庭暴力狀況也非常嚴重。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南亞婦女到達美國,由於丈夫的虐待,她們對新生活的夢想很快就被噩夢毀掉了。
這個群體所處的困難環境使這些婦女比其他人更難尋求幫助。
但是在過去10年當中,已成立了十幾個支援南亞婦女的團體,它們的願望就是要關心和幫助這些婦女。
許多人提出疑問:為什麼這些受虐的婦女還要繼續留在充滿暴力的家庭裡,答案是她們的自信心被暴力摧毀了。有調查表明,被動接受和麻木不仁是受虐妻子的典型特徵。婦女捱打一般要經過三個階段:捱打時,她們感到吃驚,竭力躲閃;然後感到恐懼,竭力討好丈夫;最後感到抑鬱,躲到一邊自責。一旦捱打成為習慣,其後果可能導致喪生。妻子捱打的社會後果除了傷害、致死之外,還可能成為下一代的效仿行為。妻子的捱打還常常伴隨著子女的捱打和受性虐待;待子女長大成|人後,有可能繼續這種受虐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