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已經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收工的時候湯聖賢準備隨便找個海溝將這些垃圾填埋一下,他只會留下少部分做基地最後的偽裝作業。(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四章車禍
將石塊和碎屑全部收集完成後,湯聖賢的面前就出現了一個直徑超過百米、深度超過二十五米的大坑,看上很小,其實這連施工的第一階段都算不上,不過剩下的就要靠深藍工程機器人大顯身手了。
海水中直接出現了十餘個和集裝箱差不多尺寸的巨大櫃體,不過看樣子要比集裝箱結實多了。
“咔~~咔咔~~~”同一時間所有的箱子都以規則幾何體的形式裂開了,然後八個黑色的身影從裡面魚貫而出,沒有探照燈,他們可以“看”的見。
其中有一個身影要比其他七個臃腫的多,這是深藍後勤保障機器人,進行工作之餘還可以給其他的機器人補充能量。
現在才是真正進入施工的第一階段,將這個坑變成規則柱體。一百多臺深藍機器人的機械臂開始發射出一道道的鐳射光線,深海之中忽明忽暗,巨大而沉重的石塊從岩層上被一塊一塊地分離下來。
修改了部分程式後這些機器人的“強迫症”都被治好了,不再將石頭分割成每塊形狀尺寸都一樣的建材了,基礎建材湯聖賢一點都不缺,他現在要的是效率,速度越快越好。
眨眼功夫,五天的時間過去了,湯聖賢大部分休息的時間都耗在了這裡,他的莫里西斯克級核潛艇基本上就沒挪過窩,全天候就在這片海域,為了節省時間,湯聖賢還是開戰鬥機上下班,沒有條子的監視湯聖賢自然可以省事不少。特別是連回家的樣子都不要裝了,下了班直接往海邊上開就行了。
至於前幾天堪比阪神大地震的秋田大地震他也是有所耳聞,貌似是他的施工造成的事故,對此湯聖賢只能表示默哀了,他真的不是故意的。各國政府都有所表示。
默哀完畢,繼續幹活。
幾天的時間,隨著施工場所不斷的被清理出來,可供施工的面積也是越來越大,深藍機器人的數量也是在不斷地追加,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千具。
現在已經到了建造海底基地第一層的時候了,作為最先進的基地當然不會採用一磚一瓦不斷累積的傳統建造方式,湯聖賢的基地採用的是模組化組裝建造,這些東西早在末世位面以兩倍於主位面的速度提前準備好的。
這些模組的規格有些相同,有些不同,有些巨大如別墅,有的則小的和汽車一樣。他需要做的就是按圖紙,按編號將這些模組組裝在一起。
從已經成為扁圓柱的坑洞最下面開始,湯聖賢開始投放模組了,在空間裡湯聖賢已經完成初步的安裝,此刻基地第一層的外部將和岩層保持十米左右的間隙,固定方式將採用液壓承重柱的形式。受到擠壓,這些承重柱還可以轉換部分擠壓能作為第一層的能源。
這並不是一開始的設計,因為地殼運動頻繁,湯聖賢打算採用新型的填充材料將這些預留空間全部填滿的,雖然這樣能量轉化的效率更高,但湯聖賢有了更好的思路,接受了阿洛塔文明科技的他準備將防護罩技術應用在他的基地上,所以這些空間是為了能量保護罩保留的。
吃透這項技術需要不少時間,但移植起來卻並不算太難,只需要拆掉一艘攔截者母艦上能量保護罩發生器的一部分,他的基地就可以被團團保護住。
這就是湯聖賢的發展思維,先將手上能用上的全部轉化為戰鬥力,發展這東西可以慢慢來,但命沒了就這麼一條,替命的道具還是法術湯聖賢到現在可都沒看到一點點蹤影,所以還是要謹慎些。
差不多等基地完工的時候就可以展開能量保護罩了,沒有受到攻擊的情況下維持的能量還是不多的,這些能量直接就可以從地殼的擠壓能中獲取。至於基地的主要能量來源還是要靠下面的“液體”能量了。
不過先不著急。
要在水裡組裝的模組基本上都有著密封艙門,這樣子才不會進水。看著深藍機器人將這些巨大,但在水中並不沉重的分段一點一點組裝起來,湯聖賢決定休息一會兒,雖然這是他的工作,但也是要給自己留些自由時間的。
只要不是在異位面,現在不管湯聖賢是在地球上哪一個角落他都是可以和外界聯絡的,哪怕是一千多米深的水下,這得益於上個開拓任務前就架設完畢的全球星系統。湯聖賢雖然不能接入地球的網路,但作為一箇中繼站轉發訊號還是可以的,就像現在,湯聖賢的手機訊號還是被他家附近的那個基站接收,但實際上是湯聖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