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有對大位的渴望。

燕王妃發現兒子有點走神,以為是因守城太過疲憊,立刻停止口頭教育,吩咐朱高熾回去好好休息,另叫宮人去告訴世子妃一聲,世子近日的飲食一定要多注意,精細著些。

“母妃無需太過費心,兒已習慣進粟米粥和蜀黍餅。且王府開倉放糧,兒更應做出表率。”

燕王妃看著朱高熾,目光中滿是欣慰,“我兒果然長進了。”

“兒只是盡了本分,當不得母妃誇讚。”

有感於朱高熾的“愛民之心”,燕王妃很快下令,今後王府眾人皆以蜀黍粟米為主食,肉禽不禁,但嚴禁浪費。

燕王妃早就看不慣王府內某些人的鋪張浪費,明明吃不了多少,非要擺出個排場。平日裡就算了,現在是什麼時候,容不得任何人再這麼做。每日的飯食更有定量,敢糟蹋東西?別怪她不講情面。

在閨中時,燕王妃時常聽魏國公講述早年的艱難生活,吃糠咽菜算是好的,最艱難的時候,連續幾天都吃不上一口乾糧。

朱高熾的行為引起了燕王妃的回憶,也讓燕王妃下了決心,自此,王府自上而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憶苦思甜運動。

習慣了精細米麵的女眷根本吃不下粗麵餅子,可也不敢當面同燕王妃抗議。王爺的三子五女,只有兩個女兒非燕王妃所出,還屬於“母不詳”的那種,在燕王府,除了朱棣本人,燕王妃是絕對的二把手。

誰敢不服?肯定收拾起來沒商量。

拿起擺在面前的高粱餅子,試著咬一口,立刻抻著脖子要水,當真是咽不下去。

燕王妃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一頓不吃,餓著。

兩頓不吃,繼續餓著。

三頓不吃,接著餓。

一連餓了幾頓,任誰都受不了。

等到粟米粥送上來,連最小的郡主都是紅著眼睛撲上去,三兩口吃完,半飽都不到。

從沒想過,原來粟米熬出的粥會這麼香!

見識過燕王妃的手腕,再沒人敢玩絕食沉默那一套,燕王不在府內,餓死也只能自認倒黴。

燕王妃滿意了,把高粱餅子泡進粥裡,連吃了兩大碗。

朱高熾的飯量遺傳自誰?還真是不好說。

起先,朱高熾還不明為何只發高粱餅子,如今再看,不得不佩服親孃的智慧。

按照那個孟僉事的話來說,這就是所謂的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先給出一個絕對承受不了的價錢,然後逐漸丟擲誘餌,讓對方心甘情願的踩進繩套,末了還要感恩戴德。

如今的王府不就是這樣嗎?

沒人再埋怨王妃下令大家一起啃高粱餅子,反而對每日的粟米粥讚不絕口。

未來的仁宗皇帝深刻領會了坑人的最高境界,隨燕王大軍向北平進發的孟十二郎,尚且不知自己無意間又給朱高熾上了一課。

雖然主講人是燕王妃,但讓朱高熾領會坑人精髓的還是孟清和這個助教。

燕王府的憶苦思甜活動很快傳遍了整個北平城,守城的將士看著手裡的兩合面饅頭和白麵餅子,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王妃和世子吃高粱餅子和粟米,卻給他們吃白麵,士為知己者死,必須以身相報!

城中的居民也是大為感動,所謂上行下效,尋常民戶不論,很多家底豐厚的人家也開始日日食用高粱粟米,還摻雜著蕎麥等物。

城外的村屯聽到訊息較晚,裡中老人湊到一起商量,紛紛將家中的白麵和精貴的稻米放上牛車,運到城中交給王府,名曰“勞軍”。

孟家屯如今已是裡中之首,別說孟清和,便是孟虎和孟清江擺出來,孟氏族人說話的聲音都比別人響亮。

孟重九和裡中老人們坐在一起,吧嗒了兩口菸袋,面上不顯,心中也是得意。

看吧,咱孟家出了好兒郎,在誰面前都能抬頭挺胸。

不是沒有說酸話的,畢竟造反這事誰能拿得準?

可也只能私下裡說說,自己可是在燕王的地盤上,朝廷幾十萬大軍都打不下北平城,說不得燕王就是那些相士口中的真龍。

里長見著孟重九也是一副笑模樣,聽孟重九建議各家出些糧食勞軍,還要大張旗鼓的送進城,有些猶豫。

但九名甲首和老人接連對此表示同意,里長想反對也沒有立場。

各村屯都有精壯都被抽調到城中,糧食送去,多少也是為宗族子弟考慮。不求像孟十二郎一樣加官晉身,至少也能同人結些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