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部分

聽到慈安太后的話裡有話,丁寶楨心下暗驚,趕緊道:“臣領旨!”

沒等他起身,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雙雙起身,再不看他一眼,而是在眾太監的扶持下離了大殿,自顧自的去了。

“丁撫臺,這邊請吧。”那位專門負責領路的太監似笑非笑的瞟了他一眼,對他說道。

丁寶楨緩緩起身,由於跪得久了的關係,他的雙腿有些痠麻,剛一邁步,竟然打了一個踉蹌。

而那位領路的太監卻不管他,徑直的向前走去。丁寶楨心中怒氣翻騰,暗暗在心裡罵了一聲“閹豎!”,努力挪動腳步,跟在了他的後面。

丁寶楨的頑固身影,為這場“守制風暴”拉下了帷幕。

1873年的這場彈劾風波,背後所涉及的,其實仍是大清帝國古老的意識形態惰性!

因為丁寶楨並不是一個人!

在這樣一個頑固的時代,從來都不是所謂的“一小撮頑固份子”造成的那麼的簡單。而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大群人的選擇。在此後的中國歷史程序中,這一點將不斷得到極明確的印證。

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這樣的人,還是太多太多。

林義哲的穿越之旅,依然荊棘滿途。

二百七十八章西鄉從道的好訊息

1873年12月10日,日本,長崎,春海樓。

長崎極富盛名的釀酒作坊“陶然屋”釀造的上等清酒在精美的中國青花瓷杯中散發出淡淡的酒香,榻榻米上的矮榻上則擺滿了河豚、生魚片等菜餚和各色壽司。在榻榻米前,一名身材窈窕的盛裝年輕藝伎正伴著琴瑟和長笛的演奏輕歌漫舞。

“好!好!”一曲方罷,居於主位的伊藤博文便雙掌一擊,不住的高聲喝彩。

“阿倉,”他笑容滿面地轉向跪坐在榻前為幾人執壺的那名年紀稍長的藝伎,“無論是詩書、琴瑟、茶道、書法還是插花,千代子都已經有你昔年的風采了。尤其是舞蹈,已有你藝成時的十分之三四了。”

“伊藤君,你這算是對我的讚美麼?”被伊藤博文稱作“阿倉”的年紀稍長的藝伎微微橫了伊藤一眼,似嗔非嗔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