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探探孃親的口風。
結果薛氏見了周芷若,又是把沐英給誇了一番,說他聰明懂事,又沉穩,只是絲毫未提明玉珍提親的事——看來周遠達的確沒有把這事捅給薛氏,周芷若也就鬆了一口氣。
看來母親只是覺得沐英當女婿也不錯吧——既知根知底,又帶了他一年多,而且一直被他叫娘,估計也是習慣了。
不過周芷若現在並不想這回事,而是想要去江湖上走一遭。
這一回是真的這麼想了,並不僅僅是為了明玉珍的事,也是為了在江湖中再歷練一下,再加上她也的確是想看看,自己與沐英是不是真的有緣。
於是便對母親道:“他要去江南走一遭呢,說是那裡有他父母先人的住處,想要去看看。”
結果薛氏點了點頭,面露微笑地道:“也是,他雖然父母雙亡,但也總有親人在的,讓你爹也陪著去吧。”
周芷若心裡暗叫一聲糟糕——看來母親認為這是去見沐英的長輩了!於是趕緊道:“孃的身子還沒好呢,爹爹總要要留下來照顧孃親的。”
薛氏想了一下,道:“也是,你弟弟才降生,家裡也的確缺不了他。那就多僱些人多備些禮去,別讓人看輕了咱家。”
周芷若道:“娘,您好好地在家養養身子,把弟弟帶好吧,我們不過是去武當山和江南玩玩,一年內就回來的。”
的確,一年後,張無忌就出谷了,到時候如果再在江湖上游歷,再次遇到他的機會就會很大。周芷若並不想去趟這個混水,倒並不是怕見到他。
自從上次見到他之後又經過了這麼些年,周芷若對張無忌的感覺真是越來越淡了,這次教殷離武功,有時也會想到——若是殷離武功高了,趙敏會不會被她殺掉,然後來個一拍兩散?
不過這都是張無忌該考慮的,周芷若也就不怎麼細想了,關鍵是要讓殷離辦好事,所以告訴她張無忌的真相也不要緊。
而且周芷若也想看看,如果殷離一開始就知道曾阿牛就是張無忌,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可是薛氏見周芷若這樣說,卻以為她在害羞,便也不多言,又見她不反對與沐英同行,便在內心裡盤算給她們兩個安排什麼樣的禮物和僕人相隨了。
周芷若見薛氏有些意興闌珊,倒以為母親累了,便又逗了一會兒弟弟,就去前廳吃飯了。雖然薛氏的身子好了,但還在月子裡,不能見風,所以還是留在了房裡。
不過今天殷離出了屋子,說是病好了些,沐英見她的氣色,的確是好了不少,卻並不知是《九陰真經》的功效,也只是向她說了幾句好話。
殷離倒是隻顧著吃飯,周芷若見她沒有向自己這邊多望上一眼,知道她並沒有懷疑自己——殷離是個直性子,若是發現了什麼,或者懷疑了什麼,那是不會有什麼城府藏住的。
於是便道:“妹妹病好了便好,只在我家安心養病便了。我與英兒過兩日要去江南一行,妹妹可要同去?”
這句一出,沐英又驚又喜,喜的是周芷若答應與自己同行去嘉興一行了,驚的是為什麼要拉上殷離同去——難道是對自己還有些疑慮,或者說對自己根本就無意,而要來撮合自己與殷離麼?
殷離看了沐英一眼,道:“我要去西邊,不去江南。”
沐英道:“你要找的人還要往西?那不是西域了麼?”
殷離點了點頭道:“當年他身邊有個姑娘,是明教楊明右使範遙的女兒,我想他可能跟著這個小姑娘一起去了西域崑崙山光明頂。”
沐英吃了一驚——明教的總壇,他自然是知道的——便道:“你怎麼去哪邊?很危險的啊!”
殷離看了他一眼:“我要找的人在那邊,自然要去那邊。”
沐英被她搶白了一句,不禁有點尷尬,看了一眼周芷若,又對殷離道:“要不,我給你定寫封信,你拿著它去滁州找一個人,讓她想辦法替你引薦一下吧。”
殷離道:“滁州?什麼人?”
周芷若一聽就知道,沐英是要寫信給馬秀英,不由笑道:“英兒你別說了,秀英姐和朱大哥雖是明教中人,但教中地位不高,也沒法引薦的,你寫了信去,他們又不好推脫,別沒的丟了臉面。”
沐英一想也是,朱元璋在義軍中名聲顯赫,但是在明教中的地位卻很低,所以也就不再多卞了。
周遠達這時道:“芷若你和英兒何時動身?我好給你們安排一下車馬。”
沐英道:“不必那麼麻煩,我們兩個輕車簡從,就這樣上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