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7部分

了,雖然伏爾加河春天的夜晚依舊寒冷,但總算能熬得過去。而且中國人只是把他們向西驅趕,卻並沒有要求他們儘快、迅速的往西面去。這些俄羅斯平民在逃難的路上可以不那麼急著趕路。

所以,聖彼得堡調來東方的軍隊同他們相遇了。接著,很多的俄羅斯人成為了俄軍運輸部隊的志願人員。他們用盡力氣的來給俄軍運輸糧食和軍火,在泥濘的道路上拖拽那沉重的大炮。

只因為他們內心裡對中國人的痛恨!

這裡是圖林斯克,一座位於伏爾加河西岸的城市,距離阿斯特拉罕二百公里,算是在阿斯特拉罕與察裡津的中間吧。一個不大的小城市,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也沒有太多的居民,總人口還不到一萬人連同外圍二三十里內的村落。

但由於這裡是伏爾加河下游一個不小的碼頭,同時這兒也是從阿斯特拉罕到察裡津陸上的交通要點。因此,圖林斯克就成為了東西方交通的重要樞紐。這座城市在半個月前就收到了陳漢的通知,要他們在十天之內撤離城市。現在,距離這座城市還有百十里的西北方向,狹窄的路段上正擠滿了難民和增援的俄軍部隊。

阿斯特拉罕就在上個月才剛剛被陳漢拿下,後者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於是公佈的戰報上就說明了一個‘事實’由於俄軍抵抗頑強,要塞的堡壘裡他們常常戰至最後一刻最後一人也不投降,是以自波克羅夫少將一下,守衛阿斯特拉罕的七千俄軍全軍覆沒。無一人‘投降’的結果就是沒有一人被‘俘虜’,就是全部‘戰死’。

怎麼看這樣的戰報都有些假,這個時代不可能存在全員戰死,無一投降的軍隊。

梅洛亞爾斯基還堅持在察裡津城,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據悉已經趕到了巴拉紹夫,而俄軍的先頭部隊已經越過了察裡津。距離圖林斯克也僅僅只剩下一百多華里了。

圖林斯克就是陳漢給俄羅斯準備的第一個戰場。

雖然這座剛剛被陳漢完成了驅趕任務的城市並非要塞,甚至不能算是多麼大的一個城鎮,同樣也沒有什麼有利地形,但魏寶成、陳威等都覺得陳漢不能再退了。

阿斯特拉罕還需要時間來修補城防工事、修復外沿陣地,在俄軍的增援部隊抵達察裡津的時候,陳漢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後退。但陳漢在察裡津可以選擇後退,可在阿斯特拉罕卻退不得。

一退,陳漢在高加索戰場就趨於劣勢了。

所以阿斯特拉罕,陳漢是不會退的。而圖林斯克就是他們來掂量西線俄軍戰鬥力的第一個戰場。

西線俄軍可不比東線的同僚,他們在之前可是舉著三色旗把拿破崙狼狽不堪的趕出了俄國。

拿破崙留在華沙的繆拉代表法國與俄羅斯火速簽署了停戰協議,立陶宛被徹底賣給了俄國,同時之前被俄羅斯侵佔的大半個波蘭也成為了俄羅斯‘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

其他就再沒有任何條件了。

俄國人急著去對付奧斯曼和東方的陳漢,亞歷山大一世再痛恨拿破崙,也不可能在老巢不穩的情況下派出軍隊參與對法作戰。

所以兩國摒棄了不現實的條件,在維持戰前俄國勢力範圍不變的情況下,火速簽署了停戰協議。唯一的變化就是拿破崙對俄羅斯承諾,不支援波蘭復國。

華沙大公國只能是華沙大公國。同樣的,立陶宛也只能是沙皇的立陶宛。

俄羅斯得到了他們最想得到的保證。如果戰前的拿破崙願意給聖彼得堡如此的許諾,或許俄羅斯就不會那麼堅決的站到英國人這一邊了。

當然,歐洲的政治人物都清楚,協約、條約對於實力強勁方來說,那只是一張廢紙。對於強者,簽署條約就是為了來日好撕毀條約。

如果可以,聖彼得堡也希望把拿破崙徹底的埋葬進地獄。但他們無能為力!

半殘廢的拿破崙回到了自己的老巢迎接更艱難的考驗了。因為英國人,因為伊比利亞半島,因為西班牙和葡萄牙。

俄軍的主力一分為二,一部分轉入烏克蘭,轉入黑海;另一部分踏著冬天的大雪,從歐洲北部的西端來到了東端。

對比奧斯曼帝國,俄羅斯顯然更看重中國。亞歷山大一世連聖彼得堡都沒回一次,就跟隨著軍隊直接來到了東線。

現在俄軍的總司令不再是相簿佐夫了,體重嚴重超胖,身體不好的庫圖佐夫在把拿破崙趕出俄羅斯之後,就卸職了。接替他的是在博羅季諾戰役中表現出色的巴克萊,但東線俄軍的總指揮這是在博羅季諾戰役中幸運的撿回一條命的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