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3部分

下,土爾扈特部落為其征戰,這些年來死了多少人啊。這是不共戴天的死仇!

策伯克多爾濟都能想象得到,這個訊息傳到渥巴錫汗耳朵裡的時候,汗帳的一干人是多麼的喜悅。

雖然這個訊息根本就沒有擴散到中低層,不要說一般的平民,就是一般的中層貴族,他們都不知道當初那一戰的實情。

要騙過敵人,就先要騙過自己。不然人多口雜,風險就太大了!

但這個時候最最苦澀的人絕對不是波將金。中國與奧斯曼帝國的結盟早就在聖彼得堡的意料之中不是嗎?現在只是覺得中奧兩國達成的同盟條約太過於緊密了一些。最最苦澀的人是巴達維亞的荷蘭人,是上海的羅伯特,是南京的沃特森、勃朗特、戴克爾瑪,以及佩裡埃。

為什麼呢?

因為這個時候,從歐洲發來的商船終於趕到了東方,他們給荷蘭、英國、法國等等駐華代表,帶來了最新的訊息。

佩裡埃當然沒有收到巴黎的‘對華宣戰’指示,因為這個時候中國攻佔馬尼拉的訊息頂多才傳回歐洲不久,讓佩裡埃感到苦澀的原因是今年來到中國的法蘭西商船隻有少少的三艘,而且商船還帶來了印度的最新訊息。法國人在印度的非武裝據點遭受到了英國人的攻擊和封鎖。英國人這樣的舉動雖然受到了印度王公的反對,比如邁索爾的海德爾阿里汗。但是這種英國人手握主動權的形式真的讓佩裡埃黯然。

北美大陸的局勢也沒有顯著地變化,大陸軍得到法西的支援之後,士氣雖然大大的高亢了一把,但倫敦也不是瞎子。當然知道這個時候的關鍵性,也派出軍隊大力支援北美,也就是這一年英軍佔領了佐治亞州重要沿海城市薩凡納,蹂躪佐治亞州大部地區,並建立親英政權。薩凡納失守時5000名大陸軍被殲滅,這給北美戰爭塗抹了一層濃重的陰影。

巴黎還傳來了一些絕密訊息,比如法西的本土艦隊正準備組成聯合大艦隊,以進攻英國的本土。同時巴黎要求佩裡埃利用自己與中國高層的良好關係,從中國搞到一批武器送往印度的邁索爾。邁索爾蘇丹海德爾阿里有著強烈反英傾向,並且得到了海德巴拉、馬拉特、旁遮普等許多印度王國的支援,印度即將爆發一場所有的力量都參加和遍及所有地區的對英戰爭,這場戰爭在有些地方已經進行,有些地方即將進行!

可是就現在的情況而言,佩裡埃還怎麼去搞大批的軍火支援邁索爾啊?

而英國人和荷蘭人的苦澀卻是同一件事。

沃特森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大傻逼。當初他放棄了中國人的善意而選擇了堅定的支援荷蘭,可現在倫敦傳來的意思是什麼?議會竟然有傾向將荷蘭人逼入到戰爭中去不是站到大不列顛王國的一幫,而是站到倫敦的對立面。沃特森都要想崩潰了。

“哦,我可憐的丈夫。”美豔的伯爵夫人的安慰也不能讓沃特森有半點的開懷。他現在已經能想到現在倫敦高層對於自己的嘲弄了。一切都可以公開的時候,他簡直會變成整個歐洲的笑談。

可這又怎麼能真正的怪他呢?

自從荷蘭人徹底放棄武力威脅之後,英荷之間已經持續了太長時間的同盟關係。大批的英國國債被荷蘭人攥在手中。他們兩邊簡直是天生一對!

一個有錢,另一個有拳頭。

可是眼下的這一場戰爭,是北美真正的太重要了?還是有自己不夠資格的考慮?倫敦竟然想要把荷蘭逼到自己的對立面。歐洲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千百個念頭在沃特森的腦子裡翻轉,他頭都要炸了。

勃朗特和羅伯特一樣是懵逼,匯聚到南京使館中的三個人對於這一事實膛目結舌的同時,同時大了腦袋。

一個問題擺在他們的面前,如何將他們與中國的關係重新拉近?如何能夠自然的把倫敦的這一意思轉遞給中國?

總不能直截了當的告訴中國人,你們現在可以放心大膽的去進攻巴達維亞了……

倫敦態度的180°大轉變,實質上就是一個戰略的堅持。

北美戰爭已經打成了持久戰,法西的參戰並沒有迅速將戰爭的天平傾斜到大陸軍這裡,兩邊都已經看到了戰爭長久持續下去的可能。那麼,英國人和法西兩國就要為自己取得勝利而創造有利的條件了。

戰爭當中,在為達到某種目標而進行的一場戰爭當中,即使這個目標就是要佔領某個具體的領地或陣位,直接進攻覬覦的這個地方,從軍事觀點來看,可能不一定就是得到它的最好方法。所以啊,軍事活動所指向的目標可能不一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