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遵化城和其北面的鯰魚口、大安口和羅文峪三關。復漢軍的騎兵部隊撲到遵化城的時候,遵化的清軍還沒有完全撤離,被清軍彙集起來的小百萬漢民,還有二十幾萬人就在遵化城內外。
騎兵部隊繞過遵化城,直接撲往北部三關,拿下了位於中部位置的大安口。然後整個遵化之戰就是復漢軍追亡逐北的獵場了。
嶽松伏在馬背上,死命的抽打身下的坐騎,他倆腿都給磨得火辣辣疼,但是他和他手下的馬甲兵們誰也不敢停留下歇息上一刻。因為他們背後正綴著一支復漢軍。
薊州城的快活似乎還在昨日,可現在他就被追的跟一隻兔子一樣。從薊州到遵化,從遵化到三關,從三關到長城外的半壁山,現在白馬川也快到了,身後的復漢軍還在窮追不捨。
嶽松他們一開始時還有七八百人,可從三關出來的這支清軍全部是驚弓之鳥,中途被一支人數只有二百騎的復漢軍馬隊一擊而散,嶽松帶著其中的一百來馬隊亡命而逃時,就只聽得後方是慘叫連連,聽的他心驚肉跳。而復漢軍竟然還一分為二,分出百十騎來繼續對著嶽松他們窮追不捨。
嶽松破口大罵復漢軍的馬隊膽大包天,這麼點人手就敢追來,就敢如此的放肆,但他和他身邊的馬甲兵卻沒有一個敢回頭一戰的。即使這支馬隊挑的軍旗是山東騎兵團,而不是復漢軍主力當中的騎兵旅。
兩邊一逃一追,從三關外到白馬川也有五六十里路了,即使中間幾次緩緩馬速和停歇下讓馬匹休息,連續的奔波馬力也都要承受不住了。這個時候嶽松真切的意識到,一場廝殺不可避免了。
不把身後的追兵打敗了,自己就逃不脫追兵的追擊!而自己能不能在被追上之前早一步逃到承德,嶽松是一點信心都沒有的。因為他現在手中已經沒有一點的吃食了。
從三關出來時帶的那點糧食物資全都在復漢軍的進攻中遺失乾淨,半天的奔行,他們隨身攜帶的那點豆料也全部消耗光了,連水都不剩多少了。接下來到承德還有小百里路呢,沒有了精料坐騎光吃草能行嗎?而且別以為人騎馬連續的賓士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
嶽松望著對面的土坡,一個復漢軍騎兵高高舉起軍旗,勐的向地面刺去山東騎兵團一營。當騎兵鬆開手的時候,紅旗已經深深扎住土地中,一陣風吹來,赤旗獵獵招展。
“兄弟們,不殺了這些叛賊,咱們就沒一點的活路。都跟我殺啊……”嶽松高叫著,他身邊的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從薊州出來的?復漢軍根本不會饒了他們。想活,就只有把敵人砍了。
雙邊兵力都很少,復漢軍兵力確切的說比之嶽松他們還要少個三四十人,這就是少了三分之一兵力了。滿蒙鐵騎打不過復漢軍的主力騎兵,嶽松承認復漢軍的騎兵旅很厲害。難道現在人數都超過對面三分之一了,他們還打不過不是復漢軍主力的山東騎兵嗎?
清軍這裡早就沒什麼旗幟了,但是人少,嶽松高叫著,聲音傳入了所有人的耳朵。一百多正藍旗馬甲兵清楚嶽松說的是事實,他們一點吃的都沒有了,現在不趁著還有力氣把身後的復漢軍馬隊搞定,他們很快就會被反過來的復漢軍搞定。一百多清軍騎兵催動坐騎向著南面跑去。
只稍微晚了一瞬,復漢軍的騎兵們也驅動戰馬從土坡上,從那面軍旗兩邊縱馬衝下來。兩邊都是很傳統的騎兵,最前面的騎兵端著騎槍或是弓箭紛紛開始對射,雙方最前面衝鋒的隊伍都有人中彈落馬。但是後面的騎兵根本沒有絲毫停止的跡象,落馬與慘唿的聲音頃刻就淹沒在二百多匹戰馬,上千只馬蹄敲擊地面的隆隆轟鳴中去。
楊磊高聲吼叫著,一挺手裡的白杆槍。身後軍旗在風中烈烈作響,長槍馬刀無一例外的直指敵人方向。
兩股洪流頃刻就撞到一起。
清軍騎兵中衝在最前面的是一名佐領,避雷針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手臂後展,然後用力前掠,刀鋒劃出的軌跡直奔敵人的左前胸,只要砍上,雪亮的鋒利刀刃就將在敵人胸口劃開一道絕對致命的豁口。
而對面的復漢軍騎兵幾乎是同樣的姿勢,這是騎兵作戰的標準戰法。大家都是刀口上混飯吃的,眼光都銳利的很。佐領驚訝的看到自己的刀刃率先砍到了對方的胸口,可刀刃根本就沒有砍進去,有一層極硬的東西擋住了刀鋒。
就那麼一瞬之後,佐領覺得自己的視線開始升高並且異樣的翻轉起來,天旋地轉中,佐領看到了下面一具熟悉的無頭的身體坐在馬背上賓士而去。再接下來,他的雙眼合攏了,世界變成了黑色。一顆掉落到了地面上,下一刻就被一隻馬蹄